台湾综艺“疲倦”很无奈

时间:2011-08-12 09: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穿着睡衣上节目

张菲(左三)与美女热舞制造节目效果

  僧多粥少 恶性循环

  不论是《我猜猜猜》、《康熙来了》、《全民大闷锅》这些响当当的栏目,还是吴宗宪、张菲、张小燕、陶子这些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台湾综艺节目曾经是大陆综艺节目学习的榜样。但近年来,台湾综艺节目一年不如一年,风光不再。

  台湾地区最早的综艺节目为纯歌唱类型。1962年,台视开播时的《群星会》是第一个,后来又有《星期之歌》、《宝岛之歌》等。随着台湾经济起飞,豪华型综艺节目出现,以歌舞、访问为主,也加入了短剧、魔术等。综合型综艺成形后,百家争鸣,风光无限,如早期的张小燕《飞燕迎春》、直到红极一时的《超级星期天》。

  但是,近年来,台湾综艺节目乏味许多。打开台湾的电视台,清一色的谈话节目。近年,台湾开放了很多电视频道,小小的台湾拥有100多个电视台。握有遥控器的观众获得更多选择权,但从制作方来说,每个台只能分到极少的广告费和预算。于是,制作方拼命压缩经费,综艺节目从早期载歌载舞的大制作转向简单的谈话节目。除当红的《康熙来了》之外,变性人利菁的《麻辣天后宫》等都是循此模式,寻找与性爱、物欲相关的话题。

  “当年红极一时的综艺节目《超级星期天》,每集制作成本超过250万元(新台币,下同),现在肯出钱的老板在哪里?”詹仁雄说,台湾综艺节目近年面临生死存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台当局大量开放频道。“从制作方来说,过去1块3人分食的饼,如今却有100多人来抢分,最后让活着的人没吃饱,分不到的只能饿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张菲的《综艺大哥大》的主持费从刚开播的每集45万元,年年下杀到如今只剩20万元每集。而《康熙来了》每集制作费仅20多万元。一些小成本节目甚至只有10万元。钱少只能将就,许多谈话节目就是随便找几个艺人名嘴围坐讲八卦。

  当然,台湾综艺界人士也表示,除了资金短缺以外,缺乏创意,同质化趋势严重,都是台湾综艺节目发展的主要障碍。台湾资深艺人凌峰说:“台湾地区的综艺节目已经走向了媚俗化。家底不厚,难以见人。”也有制作人说,挖空心思想出的点子策划,收视率并不一定会比在视频网站上唾手可得的点子收视率好。“你抄我抄,省心省力,原创精神已经被很多人忽略了!”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