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食品安全再传红灯 规范管理范畴刻不容缓

时间:2013-05-22 14:1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岛内近日又有多起食品安全的议题被揭露。台湾《立报》今日刊载社论指出,要解决食品安全的议题,是无法依靠着媒体的制衡以及消费者的自觉。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仍在于主管机关的作为;当局不能只针对食品工厂所大量生产的食品进行管理,而是要将食品添加物、食物原料的管理规范延伸到夜市、庶民美食的领域。 

  全文摘编如下: 

  在两年前的塑化剂事件引发岛内对于食品安全的恐慌后,近日又有多起食品安全的议题被揭露,从淀粉加工品掺有“顺丁烯二酸”,到知名品牌疑似使用过期原料制造泡芙事件,再次挑起台湾民众对于食品的不安全感。 

  食品安全议题在台湾绝不会是冷门议题,也不会因为有了媒体的报道,就会逐渐消失。 

  首先,是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让食品含有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原料。台湾的高工时、高强度的工作型态,让人的休闲时间被极度限缩,它对于饮食的影响就是强调口感,以及为了配合紧绷的工作型态,而产生的食物快速加工的产业型态。许多人引以为台湾特色的夜市美食就是这当中的典型。 

  夜市是随着加工出口的产业型态而出现的,整日忙个不停的工人,只有在夜晚才有属于自己的一点休闲时间,而伴随的食物型态就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加工完成、色彩与口感强烈足以让人在短时间留下深刻印象,然后在价格上又能让工人消费得起。几乎所有的“台式夜市美食”都有类似的特性,食物看似多样、其实需要的烹调功夫相当精简,与传统上需要精致刀工、慢火细炖的豪门盛宴,有明显的差异。尽管工业区已经慢慢消失,但是它对于夜市食物的影响力却没有退散。近几年的台湾美食,几乎都有烹饪调配时间可以拼过美式速食、制作过程极简,然后口感浓郁的特点。几乎西方对于生产线所制造食品的描述,都可以在台湾的食物上看到。 

  从历来的食品安全议题,都可以发现,尽管资深的厨师都可以细致的对于“化学添加物所创造的食物,与正统材料烹调美食的差异”,进行精细的论述,似乎要分辨人工原料添加在食物后所创造的口感,并不困难。但是这种俨然是另一种食物鉴赏美学的繁复知识,却也显示,台湾虽然是号称美食天堂,但是民众对于食物的鉴别力其实不高。因为,人的味觉敏感度受到高强度工作的压力下会钝化,美食家几乎从未出自于劳工阶级,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是媒体需要食品安全议题。本地媒体的生存越来越困难,每一样报道的产出过程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却未必能有相对应的财务回报。名人的八卦报道需要布线跟监、还要应对报道对象的反击,综艺化的新闻则是在网路的夹杀下,显得越来越无力,许多人甚至只看网路而不看电视、报纸。媒体在此趋势下,则逐渐摸索出新的生存之道,也就是重回到公共议题。这类新闻需要投入的人力较少,不需要太多的调查布线,只需要用轻薄短小的报道就足以发动话题,而成为读者瞩目的焦点。这并不是媒体自我检讨后又重拾传统媒体使命感之下的作为,而是本地媒体艰困环境下所孕育的求生之道。如果没有太多意外,未来关于原料添加物、食品健康的议题,会成为本地媒体报道的另一个主轴。 

  要解决食品安全的议题,是无法依靠着媒体的制衡以及消费者的自觉。消费者对于食品品质看似无感,其实是受到产业环境、工作型态的制约,媒体对于食品议题的报道,主要不是出自于媒体的良知,而是基于媒体生存的考量。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仍在于主管机关的作为;当局不能只针对食品工厂所大量生产的食品进行管理,而是要将食品添加物、食物原料的管理规范延伸到夜市、庶民美食的领域。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