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分类”成为广州城流行语

时间:2012-07-11 10:36   来源:广州日报

  “今天,你给垃圾分类了吗?”眼下,“垃圾分类”成为广州城的流行语,全城都在热议垃圾分类,争相为破解“垃圾围城”献计献策。

  昨天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部署动员大会,更是吹响了突围“垃圾围城”的号角。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万庆良强调,要坚决打赢“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为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对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这标志着广州破解“垃圾围城”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事关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品质的改善。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摆在广州人的面前——当前广州生活垃圾处理日均产量接近2万吨,而目前广州垃圾实际处理能力为1.4万吨,如果不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投入,用不了两三年,广州就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垃圾围城”危机,1600万广州市民的健康和生活将受到影响。因而,破解“垃圾围城”之困,广州迫在眉睫,政府责无旁贷。

  然而,“垃圾围城”作为一个“城市病”,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普遍性难题,2007年12月,发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垃圾围城”事件,给全世界人民都敲响了一记警钟。而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垃圾处理必将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怎么办?回避,不是向来敢为人先的广州人的性格;敢于直面,率先挑战,才是广州人的风格。这一切注定了广州必须要打一场突围“垃圾围城”的“攻坚战”。

  打好这场“攻坚战”,需要广州解放思想,以“敢想会干为人民”的精神,创新垃圾分类的模式,探索垃圾处理的经验。经过过去十年来的摸索,广州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时机已经成熟。现下,广州需要以制度的创新,为垃圾分类处理找到突破口,并以垃圾分类为抓手,为城市治理提供新模式。

  打好垃圾处理的“攻坚战”,需要全民参与,全民动员,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形成一种共识,强化合力,才能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在制造垃圾,只有每一个市民、每一个家庭都行动起来,才能最大限量地减少垃圾的产生,才能减少垃圾处理的压力。垃圾分类靠大家,每个市民都是垃圾分类的主体,全民齐动手,才会做到“花城百花开,花开朋友来”。

  打好垃圾处理的“攻坚战”,需要加大宣传,让垃圾分类深入民心,让市民意识到“垃圾不落地”并不是空中楼阁。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的“垃圾分类,广州范本”活动,不但为这场“攻坚战”提供了思路,也以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进垃圾分类逐渐转化为市民群众的行为规范,因而也获得了万庆良书记、陈建华市长的肯定。

  号角已吹响,全民在行动。全市人民当以昨天的动员大会为新起点,从我做起,人人动手,家家参与,积极投身生活垃圾处理活动,为建设“幸福广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