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民进党强过劳动新规惹民愤 遇最强“政治危机”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8年01月12日 11:17:00A

 

点击收听《台湾一周侃》→ 

  各位好,欢迎收听全新一期的《台湾一周侃》,我是小小。

  民进党执政当局近期欲强行通过岛内劳动新规修正案,引发劳工阶层拼死反抗。怎料民进党当局竟然将沸腾的民怨视若无睹,10日上午9时左右,在民进党团主导下,劳动新规修正案通过三读,关乎全台数百万劳工权益的劳动新规最终闯关。

  当天在民意机构外挤满了抗争的劳团,游行沿途不断撒冥纸、击鼓表达不满,绕行至民意机构大门时,更有部分抗议民众抛出烟雾弹高喊“让民进党付出代价!”发起此波抗争活动的“五一行动联盟”指出,此次抗争看不到民进党一丝一毫的羞耻心,劳动新规已死,历史将会记住此次修订,未来要用选票唾弃他们,让民进党自食恶果、付出代价。

  这也是台湾劳团夜宿民意机构进行抗争活动的第3天。在此之前,因民进党强修劳动新规,劳团已经发动多起抗争,甚至不惜卧轨以命相搏。8日晚上6点30分,桃园市产业总工会近百名成员突袭台铁第三南下月台,10多人跳下月台,透过卧轨表达绝命抗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称,这是台湾劳工史上第4次卧轨抗议事件,也是民进党执政期间首度面对的卧轨抗争。

  而在绿营内部,不仅“时代力量”与民进党公然反目,更有民进党员怒剪民进党党证!昔日“学运”头目林飞帆在给蔡英文的信中称,这次劳动新规恶修,已成为民进党执政一年多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他称,此刻青年世代对民进党的愤怒,已逐渐超越劳动新规争议本身,俨然形成与“318太阳花学运”爆发前青年对国民党的全面失望、绝望、扬弃、愤怒相近的氛围,并酝酿出不计代价、要与民进党对抗的心情。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不满劳动新规修订草案的30多位学者日前共同发起联署,希望蔡当局停止修订。参与联署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黄涵榆7日在脸谱网(Facebook)晒出剪坏的民进党党证,表示他选择在民进党全面执政,全面背弃人民的时刻退出民进党。他称,他不屑再和这个党为伍,连交300元新台币党费都不愿意,“从此我们不是同志,而是拒马对立的两边!”

  劳动新规修订为何引发如此大民愤?据台湾《中国时报》此前报道,此次修订,除特休假递延、休息日出勤工资工时采核实计算外,经工会或劳资会议同意,可放宽7休1限制,并增加加班工时从46小时到54小时,轮班休息间隔时间也可从11小时缩短至8小时。一但通过此版本,未来劳工连续12天上班12小时,甚至是30天内上班300个小时都可能合法,此番修订被称为“史上最恶修订”。

  岛内网友对此表示,“讲句不客气的形容词,修订就是把劳工丢给资方当作全天候无情的生产工具而已。”“过劳僵尸的封印如果被资进党黑心蔡头打开,大家就要小心了。首当其冲的是街上在跑、高速公路上在跑的大货车、大客车、拖板车、联结车、公司行号的车子,如果他们在你前面、如果他们睡眠不足,你就要很小心了。”

  面对修改劳动新规带来的社会动荡,身兼民进党主席的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首度向社会公开道歉,但民众毫不领情,纷纷斥其为“干话党主席”(干话:岛内流行语,假话、废话之意)。据台湾“东森新闻云”等媒体报道,针对劳动新规的“三读”通过,10日下午举行的民进党中执会上,蔡英文向绿营民意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及行政团队的“努力”表示感谢,也称要向警察同仁表达谢意。对于执政当局一年二修劳动新规造成社会不安,蔡英文首度道歉表示,身为执政团队的领导者,她要向民众、同胞,表达“诚挚的歉意”。但她同时强调,将责成行政部门严格落实把关,修订通过后,不应再有“有法不执行”的情况。

  不过,对于蔡英文口中“诚挚的歉意”,岛内知名论坛PTT上不少网友炮轰这番道歉根本是“干话”,更封蔡英文为“干话党主席”。民众纷纷讽刺:“打你一拳再说对不起,这样有比较牛吗?”、“硬干就硬干,事后装什高尚啊”、“拿人民的小猪来照顾老板”、“对老板愈来愈好,连我都想去当老板了”、“我们是你心中最软的那一块”。

  更讽刺的是,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此次三读通过的条文,其实早在2015年底就该修订解决。当时民进党在2016选前为讨好选民不愿碰触,选后也不把疏漏当回事,终酿星火燎原,让“一例一休”沦为“一年两修”,重伤威信与劳资信赖,更让台湾经济因不确定的条例,平白折腾2年多。

  台湾学者施正锋将此次荒诞至极的修订形容为“海水退了才知道谁没穿裤子”,他表示,如今执政的蔡当局将竞选时的政见抛诸脑后,长期与民进党站在一起的劳工、社会运动团体将会很失望。

  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说与劳工站在一起,却一刀接一刀砍向劳工的心坎,高耸冰冷的拒马虽然能阻挡愤怒的抗议民众,恶修的劳动新规虽然能强硬过关,但在此议案后等着的,恐怕是下一次选举中岛内寒心民众的背离。

  以上就是本期《台湾一周侃》的全部内容,感谢收听,再见!(本音频及文章系中国台湾网网友小小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吴晓寒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