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去中国化”只会让“亚细亚孤儿”更孤单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8年08月24日 09:06:00A

  台湾“教育部”课审大会日前决定,12年义务教育高中历史课纲分成台湾史、东亚史及世界史三个分域,中国史被纳入东亚史架构,将不再单独存在。这一决定引发两岸舆论强烈质疑与批评,台湾十多名大学教授16日发起“坚决反对不符合历史教育的新课纲”联署,批评新课纲是一份舍本逐末、彻底“去中国化”且急就章的课纲。

  中评社8月24日发表评论员林艶署名文章指出,回顾过去,每当别有用心者主政,均会对历史课纲进行“去中国化”的调整,以此实现其“文化台独”的目的。李登辉时代,台湾史首次成为中国史中的独立单元;陈水扁时期,台湾史脱离中国史独立成册,历史课本被划分为台湾史、中国史和世界史;现在的蔡当局则变本加厉,直接去除中国史,完成了“去中国化”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步,令不少“台独”人士喜形于色、弹冠相庆。我们以为,台湾当局切莫掩耳盗铃、误判形势,以为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念转动。要知道,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最终只会陷入“适得其反”的困局。

  文章的分析摘录如下:

  首先,以政治操作裹挟历史教育,有悖学科规律,终难行稳致远。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汇总起来的“百科全书”。把这本百科全书好好传授给下一代,是古往今来海内外人们培育青年、教导青年的通行做法。可以说,青年接受了怎样的历史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具有怎样的心胸视野,怎样的精神气质、怎样的竞争能力。然而,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将历史教育变成政治的工具。台湾学生不仅无法学到中华5000年文化的精髓,还不得不接受“台独”学者们在书斋里为附庸政治而臆造出的产物。台湾文史学教育者也不得不违背学者应有良心,被迫在课堂上无视日据当局对台湾人实施愚民教育,把台湾人当傻子、把台湾人变傻子,大力强调日本为台湾带来的积极影响,极力淡化台湾人的抗日历史。同时,还须殚精竭力对一些本土史中无足轻重的东西拔高度、挖潜力。可以说,课纲改动不仅是对历史的极不尊重,也是对教育的极不负责。

  我们以为,人文教育必须符合社会实际,必须符合学术规律,种下政治“硬坳”的怪种,就要面临颗粒无收的风险。蔡当局应该不会不记得台湾本土语言教育的惨败经验,2001年,陈水扁规定小学增列“本土语言”为必修课程,以政治力在校园猛推闽南语教学。但17年教育之后,台湾学生反而普遍不说闽南语。原因很简单,陈水扁推行“本土语言”只是为了达成其政治目的,严重悖离了现实社会,致使台湾学生对闽南语有着根深蒂固的天然反感。同样,“去中国化”的扭曲历史教育不仅对台湾青年毫无帮助,还会严重削弱他们的竞争力。随着台湾居民居住证等台湾同胞同等待遇的措施出台落实,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则让台湾青年面临更广阔舞台的检验。届时,他们要与大陆传承了五千年文化底蕴的青年寻找共同语言、进行机会竞争,要在东方文化复兴的历史大背景下在西方世界树立自己的文化标识和精神旗帜。那一天,他们终会发现自己所接受的“400年历史教育”是主支不分、以论代史、去精取糟的产物,这必然会让他们感到捉襟见肘、力有不及。到那时,不补中国史这堂文化课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而再学习的过程又势必漫长而痛苦。我们相信,台湾的家长们也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下一代因为政客的居心叵测而陷入如此境地。

  其次,台湾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文化,文化失根必将导致台湾社会失力。“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虽然历史的特殊处境使得台湾文化呈现出多元面貌,但台湾这块土地上大多数的生活习俗、价值信仰还是源自于文化中国。佛陀妈祖香火不绝、国文国语通行无阻,华夏文明的种种元素构成了今日台湾市井街头的面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开拓精神铸就了台湾经济今日之活力;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中华传统美德奠定了“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底蕴。毋庸置疑,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体,更是台湾同胞引以为傲的台湾特色、台湾成就、台湾价值的精神源泉。

  历史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民进党当局斩断中华历史之根脉,等同于弃置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所蕴含的伟大财富,绝非台湾短暂的本土史所能替代,绝非为南洋岛屿的土壤所能孕育,更绝非任何东西方殖民者所能赐予。我们认为,蔡当局把中国史作为外国史,把忠孝节礼作为外族价值,必然会使台湾文化因失根而成为飘荡在太平洋上的浮萍,台湾的文化魂、人心美、发展力也将因此失去源头活水。届时,台湾民众势必承受历史回忆与客观现实脱节之痛、核心价值观崩塌混淆之苦,已有的族群对立、统独矛盾、政治撕裂现象会愈发严重,台湾社会之精、气、神恐将就此沉沦。

  古人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民进党当局以为,切断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民族、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纽带,就可以构建全新的“台湾认同”甚至“台湾民族”,进而建立“新而独立的台湾国”。我们认为,蔡当局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改变两岸关系最终统一的结果,反而会直接影响台湾的底蕴、台湾的未来,让“亚细亚的孤儿”自此走向更加孤单的道路。

责任编辑:赵静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