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海峡两岸记者追寻四川抗战大后方足迹走进“盐都”

2015年05月20日 08:08:2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5月19日自贡讯 5月14至15日,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台湾网以及台湾TVBS电视台、台湾旺报、台湾导报、台湾中评社等海峡两岸媒体的20余名记者前往四川自贡,对自贡抗战史进行采访拍摄。

  采访组一行来到盐业历史博物馆、“还我河山”石刻等地进行了采访拍摄。从1938年至1945年8年间,自贡盐场共生产食盐190多万吨,创造税收21亿元(法币),占全省盐税收入的80%以上。这是一个当时面积仅160多平方公里、人口22万的城市创造的奇迹,在中国同等地域绝无仅有!全面抗战的八年中,川盐“增产赶运”,自贡井盐运销湘、赣、鄂、豫、川、康、黔、滇北等地区,供大后方三分之一的人口食用,对稳定这些地区的战时物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贡市抗战史研究人员宋良曦还向记者们介绍了献金抗日运动,他说,由爱国将领冯玉祥发起的爱国献金运动,在自贡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形成了踊跃献金抗日救国的热潮。当时全市人民都怀着“献金不论多少,爱国不落人后”的思想,积极捐钱献物,创下了当时全国的最高纪录:一亿两千多万元(法币),此外,还有大量的金戒指、金镯、黄谷、布鞋等实物。国民政府用自贡盐工的捐款购买了两架战斗机,其中一架被命名为“盐工号”。釜溪河边的“还我河山”石刻,由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亲题,正是对自贡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踊跃献金的爱国热情的表彰。

  采访组一行认真采访、仔细拍摄,全方位记录了自贡盐业发展历史、在抗战期间“增产赶运”生产盐发展经济、献金运动等情况。记者们对自贡在抗战期间所作的贡献表示钦佩,采访结束后,《台湾旺报》助理副主编宋秉忠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贡产盐产义”的赞叹。

  自贡市委副书记谭豹、自贡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向华会见了采访组,谭豹表示,海峡两岸记者到自贡追寻四川抗战大后方足迹,对两岸同胞铭记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战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台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陪同会见和采访。 (中国台湾网、自贡市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马一娜]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