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富春山居”已合璧 两岸几时聚“三希”

2014年07月29日 11:04:41  来源:北京晚报
字号: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图1)

  乾隆一生附庸风雅,号“十全老人”,平生写诗四万首,堪称一代“诗霸”,终生临池不懈,刻意搜求历代名迹。一时兴起,于乾隆十一年,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并亲题“三希堂”。自此,便有了“三希”说。

  《快雪时晴帖》为唐人摹本,是王羲之四十岁后所书,因有“快雪时晴”四字而得名。根据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及书籍录载,曾入宋宣和内府、米芾宝晋斋,元代又进御府。此帖传至清代,原是国子监祭酒冯源济的家传之宝,进献给康熙,后来便在乾隆之手。乾隆认为全帖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之为“二十八骊珠”。乾隆在位的六十多年间,对此热情始终高涨,常临摹玩味,反复题跋,一生竟达73次。题跋《富春山居图》共60次,居其次。在历代珍品上盖上密密麻麻的巨印,破坏性极大,乾隆和另一位有盖印癖好的项元汴类似,同属“千古罪人”。

  《中秋帖》实际上是王献之《十二月割帖》(图1)的临本,多认为是米芾所临。有意思的是,米芾在《书史》中称赞《中秋帖》“运笔如火著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以米芾所评,更像是赞扬王献之《十二月割帖》风格。之所以断伪,在于《中秋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在东晋尚造不出,约到北宋方出现。从行笔推测,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晋朝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差,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中秋帖》行笔痛快,点划奔放而少含蓄,气息也不高古,极似米芾自评“刷字”特色。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米芾生前留下一些连带非常精彩的作品,如《临沂使君帖》(图2)、《张季明帖》等,对比来看,神韵极似。

  《伯远帖》作为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视为稀世瑰宝,为学书者提供了“直入晋室”,“书追二王”的途径。王珣的祖父王导、父王恰均精于书法,王羲之是其堂叔。王氏家族世代擅书,名家辈出。

  从1911年后到溥仪出宫之前,《中秋帖》、《伯远帖》一起藏于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携带出宫,卖给古玩商,后辗转归郭葆昌。郭葆昌秘藏二帖,去世后由其子郭昭俊珍藏。1949年郭昭俊流落香港,因生意关系,将《中秋帖》和《伯远帖》抵押给香港汇丰银行,赎期定在1951年11月底。汇丰银行知道郭昭俊拿不出钱来,便施压使郭将宝帖出卖。一个在汇丰银行供事的朋友将此事告诉了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庄世平将此事报告给中央政府。巧合的是,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正率团出访,在香港作短暂停留,紧急向国务院打了份报告,请求由故宫博物院出面赎回。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向周恩来汇报后,由王冶秋、马衡、徐森玉、徐伯郊父子等从澳门辗转至香港,鉴定为真迹后以巨资赎回,入藏故宫博物院至今。

  如今,《快雪时晴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秋帖》、《伯远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已合璧,期待“三希”可以聚首。

[责任编辑:段方君]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