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文化交流与合作

白先勇推新书忆白崇禧 两岸都需重新认识民国史

2014年07月29日 11:15:15  来源:东南网
字号:    

  白先勇先生的新书《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汇集了很多珍贵的史料,是一部研究民国史非常重要的作品。台湾众多文化名人也共襄盛举,不乏高度而中肯的评价。

  台湾作家杨照在谈到这本书时认为,关于民国史,在台湾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但在大陆,仍有待重新认识。对于这样的说法,笔者不敢苟同。

  白崇禧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由于深陷国共内战的漩涡,两岸自然会有不同的历史评价,至今不能取得完全的共识,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白崇禧将军成名于北伐,运筹帷幄,决战疆场,“从广州打到山海关”,雄姿英发,堪称“北伐英杰”,这在大陆的历史著述中,处处得到体现;在抗战期间,白崇禧将军策马扬鞭,奔驰沙场,参与指挥过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昆仑关之役,尤以台儿庄大捷彪炳史册,这在大陆的史学界也被充分肯定。

  但在国共之争中,白崇禧将军虽然依旧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华,却被历史的大潮所席卷,兵败如山倒,最终凄风苦雨、哀莫奈何。

  白崇禧将军一生的风云跌宕,注定了他在民国史中的醒目位置,他个人的兴衰荣辱,也折射了这一段大历史的起承转合与时代选择。

  从白先勇先生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崇禧将军并不是一个只知服从的军人,而是在很认真地思考和探究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但是,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他也陷入自身的局限与执障无法自拔。

  据白先勇先生记述,1965年7月,白崇禧将军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弟待罪台湾,十有七年矣!日夜焦思国军何时反攻大陆,解救大陆同胞。”在今天看来,这一份“报国情怀”,是不是也有待重新思考呢?

  如今,《父亲与民国》一书,在两岸三地同步发行,并已引起了各界的积极反响,这说明,对于那一段特殊的过去,两岸其实都存在一个重新认识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我对你错的问题。抛开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如今的学者和后人,都应该以一种更平和、更豁达、更包容的心态来相互求证,而不是退缩于自己的立场去标同伐异,否则,白先勇先生的这部重要著作,就失去了其更广泛的反思意义。(《海峡导报》)

[责任编辑:段方君]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