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草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时间:2011-08-30 13:27   来源:正北方网

  核心提示:第8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于7月9~10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文化资源与文化品牌的研发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目前,草原文化论坛作为重要的品牌学术论坛,使草原文化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并以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闫利霞: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会展业

  “会展业对经济的强势拉动,国际上有1:10的说法,即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是1,其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收入将达到10。会展业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效益也是难以估计的,一个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会展活动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成为城市的名片,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全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草原文化论坛上,内蒙古展览馆馆长、副研究馆员闫利霞开门见山地阐述了会展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她说,内蒙古草原文化以其积淀深厚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独特多姿的民族风情,令人向往的自然景观,绿色环保的特色产品,以及不断提升的服务和设施水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客,是发展文化会展业的重要资源。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鄂尔多斯成吉思汗国际文化节、呼伦贝尔市的冰雪节、阿拉善盟的国际胡杨生态旅游文化节、通辽市的万人赛马大会、内蒙古草原书市、满洲里中俄蒙模特大赛等文化会展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昭君文化节还被国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7年,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北方十省市旅游交易会等大型文化会展活动先后在首府呼和浩特举办。据统计,全年各种参会客户和观众累计达到200多万人,成交额约为上百亿元,给文艺演出、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客观的收入。

  张丽红:草原歌曲是草原文化的一株奇葩

  来自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丽红副教授感慨地说:“草原文化是针对一种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的文化,它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一样,是以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地域文化。草原歌曲是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草原文化的一株奇葩。”

  草原歌曲内容丰富,涉及草原上各民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草原歌曲在国内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震撼力、吸引力。草原歌曲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情绪、意志、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潜在的文化产业魅力,和极大的开发价值。

  张淑梅:从草原文化资源到民族文化商品

  “草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复杂过程。当前民族文化产业还处于培育阶段,行业成熟度不够,所以,有些概念需要甄别,有些环节需要梳理,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淑梅在论坛上说。

  她说,草原文化不是今天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而是自古就有,但将其视为资源,却是当今经济发展的结果。目前,民族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其中民族文化产业主题缺失,职责不清,重技术利用,轻资源开发,文化资源价值标准化评估研究等问题还亟待解决。

  张国: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在读博士张国在论坛上感慨地说:“当前,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同发达的省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5%,远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目前,内蒙古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量、资产拥有量、从业人员数量和年营业收入仅占全国的1.01%、0.42%、1.01%和0.49%,处于全国的第26位、27位、24位和24位,有规模、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寥寥无几。”他说,要从根本上扭转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这种不利局面,顺利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全面审视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要做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第二,要处理好产业内部新型部分与传统部分的关系问题。第三,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地方特色要彰显。第四,要做好培育本地大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工作。第五,要以高校为依托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六,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此外,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够成为内蒙古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对这种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力度也应当进一步加大。

  敖敦其木格:依托草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其他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明显的差距。深刻认识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草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一条特色文化产业之路,是实现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内蒙古广播大学副教授敖敦其木格的发言一语中的。

  她说:“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也包含很多现代元素,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目前在文化产业中对草原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的深度发掘仍然不足,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强。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未能全面调研、认识和把握文化资源的基本特色及市场可操作性;原因之二是特色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品牌影响力、社会知名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内蒙古产业文化中的特色文化产业,应该不断向草原文化资源吸取营养,充实自身的民族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文化个性和民族特色,才能从当今文化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编辑:陈宁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