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两岸情

台商新生代上海寻找“玫瑰人生”

2014年08月04日 07:34:38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上海8月2日电(记者许晓青)撒满玫瑰花瓣的高汤、拼成玫瑰花形的料理,配上玫瑰冻饮、玫瑰冰沙……在梧桐掩映的上海衡山路“无老火锅店”里,在中国传统的农历七夕节里,来自上海、台北、高雄、台南的年轻人在这里聚会。这不是商业活动,而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呼朋唤友的一次“两岸相亲会”。

   过去一个半月里,这样的相亲会每周都会举办,在徐家汇、古北黄金城道、金汇路等沪上台湾青年聚居的商圈,火锅店和篮球场都变成了相亲的好地方。眼下,已经有一对台湾青年男女擦出爱的火花,发起活动的青年台商觉得,“促成‘两岸配’,估计也很快了”。

   33岁的台商张文贤一年多前从台北来到上海,开设了一家名叫TEAM的培训公司,自己当老板。对于如何解决个人的婚恋问题,张文贤也没有“闲着”,他参加过上海本地某电视频道的相亲节目录制,尽管最终没能与那个“速配”牵手的大陆女孩在台下走到一块儿,但他依然对跨海寻找另一半充满信心。他认为,“两岸年轻人如果能自己主导,面对面交流,相亲成功率比上电视更高”。

   与如今两岸的很多青年一样,张文贤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忙于工作,“男生和女生,有时就好像生活在平行空间,各自滑动自己的手机屏幕,好不容易认识了,往往也是匆匆一面,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张文贤讲述着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们现在的相亲,都是‘玩真的’,不是‘真的来玩’!”与张文贤很有共鸣的青年台商郭时安是火锅店相亲活动的最初发起人。几年来,通过互联网和微信朋友圈,一个名叫“V6”的沪上台湾青年虚拟生活社区逐步聚拢来,郭时安是朋友圈的主力。

   两年前的初夏,从上海一家KTV的V6包房聚会唱歌开始,一些青年台商就此玩在一起,在网上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在大陆生活的秘籍,找房的、租车的、周末打球运动的,各取所需。如今,自己已有女友的郭时安开始为身边的两岸单身男女“操心”相亲,于是就有了火锅店里的七夕玫瑰之约。

   “我们想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台胞校友会、联谊会,我们也不是台商协会,就是年轻人聚在一起。”郭时安说。

   一来二去,张文贤也从相亲活动的参与者,逐渐变成了策划人。他告诉记者:“与相亲网站、相亲节目最大的区别,我们是非赢利的,热心参加活动的两岸青年,无论是吃火锅,还是打篮球,都是AA制。”

   在V6微信朋友圈里,也会定期发布“每周一星”,诚意相亲者附上照片和有趣的个人独白,借助虚拟平台,两岸的男生女生也能抽空建立联系、热络起来。

   “如果说,10年、20年前,台商来大陆投资看好的是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力,那么现在年轻一代台商来大陆,更多是受到这里创业环境和机会的吸引。这里的天地很大,无论是遇到台湾女孩,还是大陆妹子,我都会考虑。”张文贤说。

[责任编辑:李典典]

相关内容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