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滚图

海峡两岸同胞齐聚万荣祭后土

2018年09月04日 16:30:42  来源:山西晚报
字号:    

  “海峡两岸一家亲,共祭后土兴中华。”4月17日上午,位于汾河和黄河交汇处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荣后土祠内,对联高悬,彩旗舞动,甲午年海峡两岸祭祀后土庆典如期举行。

  两岸同心尊崇民族共同祖先

  按照民间习俗,后土神是一位女神,既是滋生万物土地神、财富神,也是主管生育繁衍的母亲神、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当天是农历三月十八,在中国道家传统文化中,是后土圣母的诞辰之日。老百姓在这一天都会到附近的后土庙里去祭祀后土圣母,感谢她滋生万物、哺育人类,祈祷五谷丰登、子孙繁盛、国泰民安。

  万荣后土祠是全世界后土祠庙之祖。当日一大早,万荣县及附近临猗、河津近万名居民赶来,等着祭拜仪式开始。

  后土圣母在台湾被称为地母至尊,是与皇天并列的最高神,广有信众,站在献殿前主祭台下的人群中,就有从宝岛台湾赶来的66名后土信众及15家岛内庙宇负责人。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惨败于甲午战争的清政府被迫割让包括台湾在内的多地给日本,台湾宝岛因此和大陆分离50年之久,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两个甲子轮回之后,又逢甲午,此番两岸民众共祭民族祖先,更增添一番严肃和慷慨气氛。

  古装祭祀再现历史情景

  8时整,祭祀仪式开始。演员着古戏装扮演皇帝、皇后,在“礼官”的主持下,依仗开路,登台祭祀。

  后土圣母被尊为“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而万荣后土祠则被认为是海内后土祠庙之冠,是皇家祭祀后土之源。

  典籍记载,在汉代,到汾河黄河交汇处的汾阴脽祭祀后土已经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来这里举行一次大祀,当时已有庙宇建筑。汉武帝刘彻于元鼎四年即公元前113年扩建汾阴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作为巡行之地。汉武帝曾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隆重无比,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赋《秋风辞》,万荣后土祠内经典建筑秋风楼即因此得名。

  汉武帝之后,西汉东汉黄帝在后土祠祭祀达11次之多。

  唐代时,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年间三次来此祭祀,并扩建祠庙。

  宋真宗赵桓也来此祭祀,并将其伯父宋太祖赵匡胤、其父亲宋太宗赵光义列入后土祠供奉,称为“汾阴二圣”,配飨后土圣母。

  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直到明代,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才迁徙于北京天坛。

  17日上午的祭祀仪式,重现皇家祭祀后土的隆重。“皇帝”“皇后”依古代仪程,对后土圣母九拜敬香焚裱,行九叩大礼之后,宣读祭文。

  在后土祠内,有全国仅存的“品”字形古戏台,皇帝祭祀仪式完成后,娱神的戏剧随即在三个戏台上同时开演。

  来自台湾的后土信众及后土祠庙负责人随即登台,他们诵读祭文时还掺有古诗词曲调的吟唱,祭祀动作则带有舞蹈仪式,既虔诚庄重,又新颖瞩目,这种尽显传承的仪式演示,引得台下的本地观众阵阵响应和模仿。

  在台下等待的本地信众中,许多人举着当地称为“花”的纸扎。一位抱着孩子来的妇女说,他们是来还愿的。因为后土圣母兼生育之神,新婚夫妻或者双方的家长,一般会来后土祠中许愿,希望生男孩的从神像前的花扎上拔一朵黄色花,希望生女孩则拔紫色花。孩子出生后,再抱着孩子拿着相应颜色的“花”来还愿,同时祈求圣母保佑孩子健康成人。

  在祭祀仪式之后,当地百姓急急涌上献殿平台和正殿内,或许愿或还愿,各自祭拜一番,带着满足和希望离开。

  同根同俗表达不一样的留恋

  祭祀仪式后,记者在人群中找到台湾芦洲护天宫地母庙的负责人李益义。这是一位从1989年就开始关注万荣后土祠的台湾老人。这已是他第16次来此,还约了20多名信众前来。“一次一变样,越变越好了。”李益义对大陆以及万荣后土祠的面貌都感慨不已。据他讲,台湾的后土信仰特别广泛。而他研究后认为,台湾的后土信俗源之大陆,大陆的源头则在中原一代,所以寻找后土祠庙的源头成为心愿。1989年,他独自一人启程,踏上大陆土地,开始寻找之旅。先造访陕西汉中后土庙,再到山西,依次在万荣后土祠及临汾、介休的后土祠庙探访研究,终于弄清楚,万荣后土祠是历史最悠久的后土至尊供奉之所,当为海内外后土祠庙之源。“台湾也好,大陆也好,找不到有比万荣后土祠的历史更悠久的,汉代就有,2000多年的历史啊,所以我们一致认为它就是祖庙。我第一次来的那个时候,万荣后土祠很破败,杂草丛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现在好多了。”李益义说,关于后土庙,台湾和大陆一样,既是民间信俗,也是学术研究的课题。他本人既是信众、庙宇负责人,也是研究者,为此还发表了多篇论文。此次,他随身带来一本收纳台湾众学者论文集给记者展示。

  来自台湾的还有中华地母道教会的理事长杨瑞德先生,12年之间5次来到万荣后土庙。他说,地母庙或者地母作为配神供奉的庙宇在台湾一共有187家,其中145家是中华地母道教会会员,在台湾有250万至300万人参加教会,占台湾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人数上超过了关帝信仰。“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杨瑞德先生说,这是他多次来的目的。杨瑞德就是在祭祀仪式上吟唱诗词的那位台湾团体主祭者之一,这首七言律诗是他自己为地母至尊而作,而曲调则是学之于同样供有后土神的北京白云观。对于大陆和台湾后土信仰上的差别,杨瑞德持求同存异态度,他对台湾信众所持的祭拜仪式也有自己的不同认识。“地母至尊是妈妈神,我们是对妈妈的信仰,这就可以了。”杨瑞德说。

  文化交流让经济也受益

  李益义先生介绍,台湾对宗教场所的管理模式是,集纳信众的捐款建设,成立管理委员会管理,他自己就是被选出的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大家捐款,大家一起管理。通过交流,从台湾宗教场所的管理上,我们学到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现在也在尝试。现在后土祠的捐款及使用就是透明的,收多少,花多少,全部在网上公布。从捐款者中选择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人,钱就放在他的账户上,用什么,用多少,全部由他经手。我们这次活动,25万元捐款全部来自荣河籍的企业家,管理者也是他们中间的一个。”后土祠文管所所长沈伟杰说。

  杨瑞德现在已经68岁,他本人就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企业家。杨瑞德现担任多个企业的常务理事和顾问,也有自己的企业,他笑称自己就是大陆所说的“个体户”,作为企业家他同样对祖国大陆关注。他热情地说,欢迎大陆人士来台湾造访,他家住在台北市,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与杨先生同来的妙仙女士同样有自己的实业,她说,自己的弟弟就在大陆经营生意。

  随后,在万荣西滩举行的会谈上,运城市对台办主任董泽民先介绍了运城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运城优于全国其他省市的便捷交通条件,运城刚刚获得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希望大家在台湾宣传运城,运城现有台商企业14家,欢迎更多的台湾企业家来运城投资、观光。”董泽民说。

  在仪式上,代表万荣本地的主祭者同样是万荣县荣河镇走出去的企业家孙哲。荣河镇因为生产防水化工产品以及水泥外加剂而闻名全国,有众多的人从事该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发家致富。孙哲就是在北京成功创业的这样一位企业家,他还是万荣促进会北京分会会长,与他一起回到万荣参加祭祀的还有100余人的企业家团队。本次祭祀活动实际上就是以荣河籍企业家为主的组成万荣促进会北京分会全额捐款并一力促成。

  企业家借此聚会,目的在于回报家乡,为万荣经济建设尽力。据沈伟杰介绍,在这些企业家中,已经有四位回到万荣创办实体。“把后土文化带出去,把经济发展的办法带回来。把企业的命运和家乡的发展联系起来。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在经过严格申报后,支持了这次祭祀庆典。”沈伟杰说。

[责任编辑:段雯婷]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