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地方快讯

叙友情谈发展促交流 京台两地社区互访热络

2016年10月13日 14:0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就进一步合作交流问题,竹西里与花园路街道参访团开展座谈会

  就进一步合作交流问题,高雄前镇区竹西里社区与北京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参访团开展座谈会。(图片来源:北京海淀区台办)

  中国台湾网10月13日讯 北京海淀区与台湾社区互访热络,双方在社区管理、社区规划和社区服务等方面互相借鉴,共享安居智慧。在“登高看海”京台社区大舞台活动期间,北京海淀区各参访团以街道为单位,通过小团组、小分队形式,深入基层,在台湾高雄市旗津区、新兴区、前镇区等区的10余个里开展交流融合,力促合作。

  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海淀街道参访团拜访了高雄前镇区里长联谊会主席、明道里王进亨等四位里长,共同分享了社区建设的经验,就双方关心的文化教育,养老服务进行了深入交流访谈。

  交流中,前镇区联谊会主席、王进亨里长介绍了明道里的基本情况,对海淀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海淀街道参访团张莉分团长向几位里长介绍了海淀街道各社区以及社区工作模式。为深入推动互动往来,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增进两岸友谊,双方签署了京台社区交流合作协议。双方一致认为要把社区交流作为重要平台,通过两地基层工作者深入交流,更好地促进双方在社区养老、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实质合作,不断增进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除了认识新朋友,学习也是此行的目的。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参访团对了高雄市前镇区竹西里社区进行了短暂而充实的访问。花园路街道北医社区居委会张玉琴主任和林里长就两岸社区进一步交流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京台社区交流合作协议。张玉琴还邀请林里长日后有机会前往北医社区参观访问。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张玉琴觉得这次深入交流后才发现原来对台湾社区的认识是浅显的,“比如,竹西里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在功能设置上是非常细致的,能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居民需求,桃米社区的农村生态发展计划一下做了十年,在北京,我们也参观过在社区建设方面做得不错的社区,但是没有看到很多提前做准备的痕迹,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多多向其学习。”

  “两岸是一家人啊,大陆的变化很大的,社区做项目都有政府的支持。我们的里民去趟北京感觉很不一样,回到家里,与家人朋友谈谈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非常好。”新兴区东坡里里长杨福顺表示,这种基层文化交流活动,让里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大陆,了解北京,了解最基层老百姓的生活。作为一里之长,他希望北京的游客多来南华商圈逛逛,这样可以促进当地经济。

  据了解,京台社区交流项目已经在北京市各区开展了多项交流工作。在2015年,来自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丰台区等北京各个区的街道、社区都接待了来自台湾社区的参访团,同时各社区也赴台参访,学习交流。在你来我往的交谈中,两岸人民感情渐渐升温。此次“登高看海”京台社区大舞台活动可谓交流成果颇丰,在短短的7天内,来自台湾地区的10余个里与海淀区台湾参访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交流,最后有9家结对确定了交流合作关系。

  “感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海淀区台办主任王锋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能够再一次见到台湾的老朋友,同时结识一批新朋友,希望短暂的社区参访、文化交流之旅,让大家有机会在一起叙叙情谊,畅谈发展,为今后双方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将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继续围绕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台湾网、北京海淀区台办联合报道)

海淀街道海淀南路北社区居委会与前镇区明道里签署京台交流协议书 

  海淀街道海淀南路北社区居委会与前镇区明道里签署京台交流协议书。(图片来源:北京海淀区台办)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