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刘竹承:只想帮助更多人

时间:2012-02-24 10:34   来源:潍坊新闻网

刘竹承与他资助的学生在一起。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于已经成为名人的在潍坊台商刘竹承来说,在已经工作和生活了十多年的潍坊广施善举,帮助潍坊孩子们,他觉得很幸福。提起资助孩子们的感受,他谈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幸福感。与漂亮、充满魅力的潍坊结缘,他感觉幸福;看着自己帮助的潍坊孩子们健康成长,那么朴实有爱心,他更感到幸福。刘竹承的善心义举广为传颂,10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的《海峡两岸》栏目组,专门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曾与山东人为邻

  他爱上这份实在

  “在台湾,我家楼上楼下都有山东人,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到了潍坊,和当时昌邑的一家新昌公司合作了。”谈起当年来潍坊创业,刘竹承说,就是冲着山东人的实在来的。

  刘竹承告诉记者,当年在台湾时,他曾经与一家山东人为邻,他对山东人有着很好的印象。上世纪90年代,大批台湾人到大陆“找机会”,退休后的刘竹承也不甘寂寞,在朋友的介绍下,怀揣着“淘金梦”来到潍坊,潍坊当时的投资环境、商业伙伴等一系列条件,都令刘竹承满意。

  关键时刻,实在的潍坊人还救过刘竹承的急。在他事业中途不顺时,当时的合作方厂长宋卫东帮了他的大忙,允许刘竹承部分欠款,还找人借给了刘竹承10万元。就是凭着那些钱,刘竹承挺了过来。以后,这样的困难再也没碰到过。潍坊人的好,刘竹承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在逆境中长大的刘竹承,如今虽然已是颇有成就的台商,但依然着装朴素,过着节俭的生活。他从不抽烟,从不喝酒,从不上夜总会。但是,面对需要扶助的孩子,他出手总是那么大方。这一切,都是因为刘竹承是苦水里泡大的人,他有一颗柔软的心。68岁的他从来不避讳自己是个孤儿。他说,自己作为孤儿的感受让他对身边那些孤儿、贫困学子们的遭遇,体验得非常深刻。

  在山东经商多年的他,15年来已经资助了151名学子,耗资500余万元。很多被资助的孩子叫他“刘爸爸”,刘竹承俨然组建了一个与爱有关的大家庭。就在10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海峡两岸》栏目组,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系统报道。

  15年来助学不断

  感动孩子的懂事

  如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刘竹承最高兴的事情之一,就是不时地拿起手机,翻看这么多年资助的151名孩子从五湖四海给他发来的短信。

  侯冠丽的短信掩饰不住兴奋。中专毕业的她,在刘竹承的鼓励下考上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刘竹承继续鼓励并资助她考取研究生。如今,她已成为南京市的一名公务员。

  让刘竹承感动和欣慰的,还有清华大学王志伟的短信。王志伟告诉“刘爸爸”,自己在学校勤工俭学,加上学校发的奖学金,已经可以自力更生了,他请求“刘爸爸”停止对自己的资助,让“刘爸爸”把原本每年12000元资助他的钱用在更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

  对于潍坊孩子王志伟心知感恩、懂得回报的想法,刘竹承表示自己很感动。刘竹承说,在最初收到王志伟这条短信时,自己当时都哭了,感觉心里一阵酸涩,他为潍坊孩子们的重情重义所感动。

  刘竹承说,也有很多台湾朋友问他,有这些资金,为什么不在台湾做慈善?刘竹承对此毫不遮掩,他说,自己在潍坊投资建厂,在大陆市场赚钱,理所应当回馈和报答当地社会。

  刘竹承说,“我喜欢美丽的潍坊,我几乎见证了潍坊从上世纪末到今天的发展过程,我为这个城市的成长而欣喜。同时,因为与这座城市熟悉,我也知道还有不少需要帮助的人,我愿意帮助他们。而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真的很优秀,很懂得感恩,他们真的让我很感动!”

  荣誉质疑全不在乎

  他只想帮助更多人

  采访刘竹承的过程,一方面被他的爱心善举不断地感动着,另一方面,也能从他不时的笑容中,偶尔因感动而浸润泪水的双眸里看到幸福。他给予那些无助的孩子们幸福,也因施予爱心而自己幸福。

  记者回忆起在多年前第一次陪同刘竹承去看望救助孩子艳梅的情景。当时,他给艳梅家买了点猪肉和油,艳梅妈妈聊天时竟然跪倒在地。刘竹承当时就很感动,他说:“孩子艰辛的生活画面,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我当时就下了决心,要好好做自己的慈善救助,给更多的潍坊孩子们送去更坚实的物质基础,让他们安心生活学习。”

  回忆起自己帮助别人的一个个细节,刘竹承说自己很幸福、很温暖。他说,“帮助别人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多年来,刘竹承对外界的赞颂或是猜测都显得并不在意,这位68岁老人说了这样朴实的话:“我不是个富人,也不需沽名钓誉,我的公司在潍坊发展得很好;我想做的,只是让更多有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孩子,不要因为贫困而失去机会。”

  基于这种朴素的情感,基于帮扶别人而使自己如此充实的幸福,所以,对于受捐助的学生,刘竹承一直没有过多要求,他常说,自己只希望孩子们在外保重身体,用功读书就可以。

  刘竹承一直对他捐助的孩子们强调:“不需要回报我,将来回报社会就可以,等到自己有能力了,哪怕捐100块钱做善事也是好的。”自己真诚地做着善举,并希望受助孩子们也能够学会感恩,刘竹承把这种幸福感慢慢传递着。

  购置土地建养老院

  慈善的脚步不停息

  采访中,刘竹承说自己有一张照片很满意,而照片拍摄地点,就是潍坊的东苑公园。刘竹承说,那个小公园多年前算潍坊城中比较著名的开放式公园,他常去那里散步。如今,潍坊可以散步的此类公园很多,这让刘竹承感觉很惬意。

  潍坊是刘竹承来大陆从商起家的地方。近期,他新置了一块80亩的土地,目标是建一座养老院,养100位孤寡老人。刘竹承希望建成的养老院能让老人像在公园景区一样轻松散步,除去医药费和丧葬费,其余全部由他自掏腰包。“一间房最多住两位老人,洗护也专门雇人打理,闲暇时下下棋,打打小麻将,希望他们可以安度晚年。”刘竹承对自己的又一个慈善目标充满了向往。

  采访中,刘竹承还给记者介绍了另外一张照片,是他接受台湾媒体记者采访时拍摄的。照片上,他的案头放着《潍坊晚报》对他捐资助学事迹的连版报道。当时采访的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带着潍坊当地的报纸,刘竹承说,自己满意潍坊媒体对于民生的关注。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潍坊人,甚至在潍坊的外地人,能够和他一样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的人。

  令刘竹承满意的是,自己的女儿在2006年来到山东,帮他管理工厂,协助他发展事业。这位曾在南洋理工学院读研的女儿,也秉承了父亲的善心,不仅对父亲的慈善事业十分支持,而且加入其中。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发动学校的同学捐助4万多元的物资给灾区。“我女儿十分低调,不愿向外界宣传自己!”刘先生说这话时,眼神中分明传递着爱的信息,话语里是对爱心相传的满意和幸福。(臧岳)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