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时间:2013-01-21 09: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1月19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主办的“2012年发现中国创造力高层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表示,面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工业革命的新形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需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积极在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华社副社长路建平在研讨会上表示,创新和创造力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全球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趋缓的大背景下,中国需利用创新驱动战略来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2年由经济参考报牵头、新华社社属媒体共同参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专题报道和发现中国创造力全媒体报道,对全国10多个省市的近百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采访,刊发了一大批有价值、有观点、有影响的稿件,发现了一批在中国创造力方面的新典型,提升了全社会尊重创造力、弘扬创造力的氛围。

  联合国近日发布《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称,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持续低迷,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4%,并在未来两年面临再度陷入衰退的风险。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东亚地区经济形势喜忧参半。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表示,“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世界经济将出现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将表现为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泡沫部门转移出来重新配置,以及企业对自身产品和市场的结构调整。”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7.8%,这是13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首次低于8%。”姚景源说,我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一方面依赖出口,另一方面依靠投资拉动,靠的是大量的信贷。过去十年,我国货币发行增长了6倍,但经济总量按照不变价格才增长1.5倍。

  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技术驱动实实在在的贡献率不超过30%。在G 20的20个国家中,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唯一低于50%的只有中国。

  关于转型和创新的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创新转型是世界性命题。如今欧洲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中国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的今天,中国有必要利用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危机的难得机会,在新能源、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生物工程,以及航天、海洋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化各方面实现超越。

  对于如何让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辜胜阻说,首先,在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中国不缺创新要素,缺少能把要素集成的创新制度;其次,人才激励重于技术开发,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此外,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马光远表示“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仅仅缺乏核心技术的创新,在很多小的领域,甚至传统领域,我们的创新也非常匮乏,在任何一个行业和任何一个方面,搞创新的人都非常少。所以说我们的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核心技术的创新。”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企业要在找准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把梦想变成现实。当前一些民营企业面临出口困难,就要盯住中国13亿人口这个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把这个市场需求看准了,就一定会比前些年发展得更好。”有关创新型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外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

  华为技术中国区市场总监李翔宇表示,“华为从创立至今20多年的历史,始终把创造和研发放在第一位。我们用创新和创造打破了国外百年来对通信行业的垄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生存和发展逼出来的。”太原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晓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太钢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说,模仿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新引领的时代已经到来,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太原钢铁每年都有因为创新而受到奖励的员工,但从来没有一个因为创新失败而受到责难的员工。天津海鸥手表集团总经理吕军表示,海鸥手表近年在应对海外公司的诉讼中创造了连赢五场的佳绩,其中的启示是,企业能够赢得海外市场,关键要确实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通过专利申报等方式保护自己的技术。(记者方家喜 赵东东 张松)

编辑:雍紫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