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增长走出“微笑曲线”

时间:2012-12-25 10: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工业增加值增速从年初超过11%,到7月份回落至9.2%,再到年末重回两位数增长,作为GDP基石的中国工业2012年走出一条“微笑曲线”。

  经济先行指数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到11月份已连续三个月小幅回升,达到50.6%。尽管这一数据低于美国,但高于制造业强国德国和日本。法兴银行经济学家姚炜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短期回暖。

  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成本的提高挤压了大多数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房地产调控政策直接影响到钢材、水泥、纺织等产业,而外需的急剧下滑和人民币不断升值,更让出口企业接不到单,也不敢接单。

  挑战陡增,但成绩仍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8日说,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尽管下滑至前11个月的7.3%,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由去年的10.5%上升至今年前9个月的11.1%,“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

  官方出手稳增长“药方”为工业生产注入动力。二季度起,钢铁、城市轨道交通、输变电项目、火电项目、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投资项目相继通过审批,仅在9月初,发改委就批复25个轨道交通项目。

  上述项目投资拉动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到11月份,中国重工业增长10.5%,轻工业增长9.2%。而在七月份时,二者的差距为0.9个百分点。

  但此举也引发对经济增长动力单一的担忧。姚炜担心,投资的持续增长造成未来的产能过剩。他认为,如果产能过剩,任何程度的需求复苏都不能让价格复苏,企业利润也很难提高。

  今年年中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钢铁产业过剩1.6亿吨,水泥过剩3亿吨以上。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则认为,今年工业企业效益不佳,到10月份规模以上企业才实现利润增长,而前期均为利润下滑。企业利润的下滑,将会影响到明年投资的增长。

  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专家表示,城镇化意味着大量的建设,包括产业链非常长的房地产,涉及钢材、水泥、建材、家电、纺织等诸多行业,是工业增长的潜力所在。

  尽管经济增长动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官方2012年在探索体制性问题上走出新的一步。例如在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江苏模式”用财政“小资金”带动社会“大资金”建立再融资体系,为当地小微企业服务。“温州金改”尝试中小企业私募债、建立村镇银行等创新措施。

  此外,淘汰落后、行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等有望为工业长期增长铺好道路。

  年中时,钢铁、水泥、纺织、造船、电子等多个行业经济数据下滑明显。工业主管部门将全年目标下调一个百分点至10%。从汇丰中国最新发出的12月PMI指数看,中国实现该目标应在预期之中。但官方的思考或是,2013年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来扩大内需,为工业增长注入长远动力。(完)

编辑:雍紫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