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经济结构

2008-12-30 16:44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胡珊珊
  台湾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50多年来,通过进口替代、出口扩张、结构调整与自由化改革的发展轨迹,台湾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

  农业(包括农、牧、渔、林)

  农业生产总值近 3,909 亿元,其中农产占 43.6% ,畜产占 33.2% ,渔产占 23% ,林产占 0.2% ( 「中华民国农业统计年报」, 2000 年 ) 。主要农产为稻米、甘蔗、槟榔、茶、玉蜀黍等。主要畜产为猪、鸡、鸡蛋、牛乳、鸭、鹅等,畜牧方式以栏牧为主。渔业可分为远洋、近海、沿岸渔业及养殖渔业四种,每年冬季的乌鱼汛,为典型的近海渔业,高雄前镇渔港则为远洋渔业的基地,主要渔产为鲔鱼、鲣鱼等,养殖渔业主要鱼类为虾、虱目鱼、吴郭鱼及石斑鱼等。主要针业林产为扁柏、红桧、肖楠等,主要阔叶林林产为乌心石、榉木、黄连木、泡桐等。

  矿业

  台湾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床分布极不规则,矿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然依面积比例而言,矿产可谓不少。但因各种产业发达,大部分矿产远不敷经建所需,仰赖输入。主要矿产为天然气、煤、大理石、蛇纹石和硫矿等,天然气分布于苗栗一带,煤田分布于北部,大理石分布于东部,蛇纹石分布于花莲一带,硫矿则产于北部大屯火山群。

  工业

  民国 88 年台湾出口金额达 1,216 亿美元,其中 98.4% 为工业产品,工业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主力。民国 40-50 年代偏重于轻工业,鼓励国外投资及拓展国外市场,利用台湾低廉工资之竞争优势,设立加工出口区。民国六十年代以来偏重于重化工业。民国 60 年代中期,大炼钢厂、大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及能源发电厂等四项重大建设完工后,已使台湾的工业发展,由轻工业进入重工业的阶段。民国 70 年代开始,政府积极推动发展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大及耗用能源少之策略性工业,建立科学工业园区,发展高科技工业。至民国 79 年,策略性工业 ( 以电子信息及机械工业为主 ) 及高科技工业产品出口值占总出口值之比重已增为 40.2% 。以高科技电子工业而言,是半导体的国际代工重镇,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位于新竹科学园区,是世界“集成电路”主要生产国。

  贸易

  台湾属于海岛型经济,资源较贫乏,端赖国际贸易有无,早期靠农产品(茶、糖、樟脑及米、糖)外销,民国 55 年以后,工业产品的输出已占首位,工业产品由轻工业到重工业、高科技产品,台湾科技产业扬名国际,赚取大量外汇。台湾的对外贸易在民国 60 年以后转为出超,以民国 88 年台湾国际贸易为例,出口额为 121,591 百万美元,进口额 110,690 百万美元,出超 10,901 百万美元。台湾国际贸易主要出口地区为美国、香港 ( 包括两岸的转口贸易 ) 、日本。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美国、中国大陆 (2002) 年,进口总额以农工原料、资本设备及消费品为主。

  4、文化艺术

  台湾的文化艺术

  台湾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湾文化。台湾发展的过程中包括了原住民、早期中国大陆闽南、客家移民、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近期的中国大陆移民,而此地人民甚为注重传统文化的保存,同时逐渐发展出新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原住民、本土以及中国文化,也可以欣赏到荷兰、日本所留下的历史古迹。

  寺庙与建筑

  台湾的传统建筑,是民间艺术的总汇,装饰特别精美,举凡彩画、书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构成建筑的要素,从中能深刻的洞悉丰富内涵的台湾文化。

  此外,除了可在台湾看到由早期中国大陆闽南、客家移民所承袭的中国传统建筑外(如板桥林家花园),中国的庙宇建筑也是随处可见,其中鹿港的龙山寺、天后宫以及北港朝天宫等,都是台湾最知名且历史悠久的寺庙,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

  民俗文化与艺术

  台湾重要的岁时节令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等;而松柏岭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妈祖进香、北港妈祖出巡、台北迎城隍、东港王船祭、二结王公过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湾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动。

  丰年祭、祖灵祭、狩猎祭、图腾、蛇纹……,台湾原住民神秘的文化色彩,也为台湾文化加注了不同的生命力。

  另外,台湾除了传承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之外,也发展出属于台湾本土特有的歌仔戏与布袋戏,歌仔戏是结合台湾各种地方戏曲小调、音乐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布袋戏近来更结合声光特效,广受年轻人喜爱。

  台湾的电影与表演团体,近年来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再次展现出中国传统与台湾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