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 评论反应·第二届

郑成功文化节:两岸同聚传文化 成功领航谋发展

时间:2010-06-25 10:22   来源:福建日报
<P>  郑成功,这个名字,紧紧地把两岸民众维系在一起。6月19日至21日,思明区举办了第二届郑成功文化节,吸引了海峡两岸众多民众参与,成为两岸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P>
<P>  第二届郑成功文化节以“携手成功”为主题,内容包括开幕式及颂典仪式、延平郡王祠迁建落成典礼、郑成功海洋文化研讨、闽台民俗“阵头”踩街活动、主题沙雕展示等一系列活动。</P>
<P>  <STRONG>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STRONG></P>
<P>  献香茗,焚祭文,九鞠躬。今年农历五月初八,是郑成功逝世的日子,当日上午11:00,来自台湾各地的郑姓宗亲与大陆各界人士近千人,云集鼓浪屿皓月园,于郑成功雕像前举行颂典,共祭海峡两岸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台湾郑氏宗亲,人数是去年的4倍,分别来自台南、台北、花莲等地,其中台南就有40余人,两岸郑氏族人走得更近了。</P>
<P>  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延平郡王祠迁建落成典礼。作为距台湾最近的厦门唯一的郑成功祠堂,位于思明区鸿山上的延平郡王祠和著名的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同属最早的一批祠堂,由于年久失修,鸿山旧祠已经失去了其历史风貌。2009年5月,思明区政府为了进一步弘扬郑成功文化,投资500万元在鸿山公园嘉兴寨重建延平郡王祠。经过一年的时间,新的延平郡王祠重建落成。</P>
<P>  郑成功是大航海时代的领军人物。围绕郑成功文化节、郑成功海洋、军事文化等主题,思明区举办了郑成功文化论坛。来自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相关的郑成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这次论坛。台湾文建会处长许耿修,台南市文化协会会长、台南市文献委员郑道聪,台南大学国语文系教授林登顺,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国桢,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陈洋等专家学者及郑氏宗亲开讲,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全方位、多领域地阐释郑成功文化的深刻内涵、社会价值,探讨郑成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宋江阵、蜈蚣阁、郑家军旗队……闽台民俗阵头嘉年华踩街活动于20日下午在厦门市鹭江道精彩上演。11个表演方阵以两岸“阵头”文化为核心,行进表演了1.2公里,吸引了数万市民观看。这些表演具有浓郁的闽南风情,显示了闽南沿海居民尚武强身、抵御外敌的传统,再现了郑成功操办练武、收复台湾的英雄故事,反映出共同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一起倾诉两岸和平与繁荣的共同心愿。</P>
<P>  <STRONG>闽台交流合作的新平台</STRONG></P>
<P>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流淌在两岸人民血液中割不断的源泉。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为闽台两地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文化、经济发展思想和文化遗产,现在两岸与郑成功有关的纪念场所和地名有数百处之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富有特色的“海峡文化”。</P>
<P>  郑成功与思明区源远流长,“思明”是他在大陆操练水师、誓死东征的中心区域。在郑成功39年的生命旅程中,在思明生活了14年,形成了“郑成功文化”主要精神内涵,留下了水操台、演武池、嘉兴寨、读书处、国姓井、延平郡王祠等众多的历史遗迹。去年思明区成功举办了首届郑成功文化节,不仅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也得到了台湾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在海峡两岸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P>
<P>  今年,台湾来宾中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来到厦门,郑成功文化节让他们更深入了解厦门,亲身体验思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郑成功文化的历史渊源。现年86岁的老阿婆郑金贤,在儿媳妇姚素秋的陪同下,第一次踏上了祖地,了却了多年的夙愿,她告诉记者,“厦门这里讲的是一样的闽南话,感觉就像回到家了。两岸都是一家人,还是今天这样常来常往好”。</P>
<P>  台南市政府代表、安平区区长林国明说,郑成功对台南、厦门都有很深的影响,是两岸重要的文化资产,台南市自2001年起举办郑成功文化节,不仅再现了历史文化,还成功地推出了一些历史文化产品。厦门已经第二次举办郑成功文化节,通过这次的学习观摩为台湾更好地举办郑成功文化节提供思路,并希望郑成功文化节成为两岸民众交流的平台。</P>
<P>  “从参加人数、来宾层次、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来说,这次郑成功文化节达到了预期效果。”思明区表示,举办郑成功文化节,将有利于大力弘扬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文化精髓,促进两岸在民间信仰、民间学术、民间文艺、民间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构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渠道、新平台,促进共同发展。</P>
<P>  “要进一步办好郑成功文化节”。 思明区表示,举办郑成功文化节,展现闽南文化风貌,共叙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更好地让台湾民众了解两岸文化脉络,为两岸郑成功的信仰者、朝拜者提供了交流的渠道,构建了闽台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宗海夏 夏季) </P>
分享到:
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