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磨练16年 “拼命三郎”胡佳美梦成真
 
 
  来源:      日期:2004-08-30 13:58

 

 


 
  从高高的10米跳台上跃下,到入水只需要1.7秒;在这条通往雅典奥运会冠军的路上,胡佳走了16年。

  男子10米台决赛还没开始,胡佳就放出话来:“我已经准备好了,准备得非常充分,我在等待起跳的那一刻!”

  然而等胡佳真的在比赛中后来居上,战胜了包括队友、卫冕冠军田亮和澳大利亚强敌赫尔姆以及加拿大选手德斯帕蒂,赢得了奥运会跳水比赛最后一个项目金牌时,胡佳没有表现得欣喜若狂,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动作,表情始终平静。他说:“我很高兴,也很激动,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平静。”

  也许正如大师哥熊倪所说,胡佳也是在一次次的错失和等待中站到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的。激情经过岁月的磨砺,变成了一种内敛的回味:对胜利的渴望依旧,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这也是21岁的胡佳第一次站在世界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上。“从我5岁半开始练习跳水到现在,为了这一秒我已经磨练了16年!”

  其实16年完全可以缩短为12年。悉尼奥运会时,胡佳在前5轮动作领先的大好形势下痛失金牌,无缘奖牌。这种“痛楚”胡佳独自承受了四年,从此他成了队里的“拼命三郎”,训练总是特别刻苦,玩命到教练都要劝他爱惜自己。胡佳说:“悉尼奥运会后,我积累了平静,变得比以前更加成熟。”

  在28日的决赛中,胡佳再次走到了第五轮动作过后排名第一的“关口”上,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他能否超越悉尼,把第一的势头延续到底?他是否会再次栽倒在第六个收尾动作上?

  胡佳以100.98分的全场最高分给出了漂亮的答案。这样他的总分为748.08分,排除了后面三位选手田亮、德斯帕蒂和赫尔姆反超抢走金牌的可能。这一次,胡佳把金牌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别看在跳台上做动作只有短短一秒多钟的时间,对常人来说非常短,但对我来说却很长,可以想很多,有足够的时间去控制、调整自己的身体,”胡佳慢条斯理地说。

  “一秒钟的比赛,是我用16年的时间磨练出来的。我对跳水很有感情,空中感觉让我感到满足!我总在想:希望时间把我磨成‘针’,一根直插入水的‘针’!我今天终于做到了!”

  胡佳说:“跳水虽然是种消耗,青春、体力和健康的消耗,对我来说却是快乐和痛苦的源泉!跳水是艺术,是我生活的一切!我希望奥运会金牌能够带来全新的胡佳时代。不过,奥运会后我又要重新回零,重新起步。”(记者周欣 马向菲 刘阳)




                          (责任编辑:秋风)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信息中心 北京五洲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