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体育-第16届亚洲运动会-中国亚运代表团-举重

廖辉:大满贯只差亚运金牌 为梦想不惧沉闷生活

时间:2010-10-07 08:37   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国庆黄金周,廖辉只休息了~天,他调侃自己正过着“三点~线”的生活,并且已然习惯。对于这位独孤求败的69公斤级举重名将而言,似乎只要随着日历~页页翻过,就能将~个个冠军手到擒来。广州亚运会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次如果夺冠,廖辉的奖杯收藏室就将第~次实现大满贯。

  将银牌挂在墙上

  廖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赛前减体重。他的习惯是赛前“速降”,就是两三天时间里减三四公斤,“你得不吃不喝,挺难熬的。”说起减体重,又勾起了廖辉的痛苦回忆。“最难过的是奥运会,一边要训练,同时还要蒸桑拿,训练时天上飘星星,晕晕乎乎中练完了,很渴,却不能喝水,看见人家吃东西,我得赶紧走,当时饿了好几天,感觉漱口水都香。”

  去年韩国举重世锦赛上,廖辉勇夺三金,但总成绩比去年全运会少了12公斤,同样是因为赛前减体重出了状况。“唉,别提了,当时被别人玩了秤,我住的宾馆里的秤要轻于比赛场上的秤,害得我差一点连比赛资格都没有了。”廖辉说,吃一堑长一智,参加士耳其世锦赛,他特意带了一个秤。“在士耳其减得很顺利,就是饿得难受。饿了两天半,完全不吃东西,减了4公斤体重。”廖辉戏言,自己减体重都减出经验来了,可以开家美容院,“其实往往就差那么零点几公斤,大不了把头发剃光了,哈哈。”

  昨日找到廖辉,他正在队里上网休息,“马上开会,你来得真巧。”在廖辉的房间,一枚银牌高高挂在墙上,“噢,这是刚刚在世锦赛上拿到的抓举银牌。”廖辉挠了挠脑袋,笑道:“不为别的,以后训练累了或松懈了,就看看它。”记者调侃他卧薪尝胆,他哈哈大笑,“其实是金牌都锁进保险箱了”。

  在中国举重队总教练陈文斌看来,廖辉的69公斤级是现在中国男队最有优势的级别之一。“他有10公斤左右的优势。”但优势并不代表胜势,年少得志的廖辉偶尔也会失常。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失常”当然是今年4月份的全国锦标赛。廖辉在抓举中开把155公斤失败,随后又在158公斤这个重量上两次失败。堂堂的奥运会、世锦赛、全运会三料冠军竟然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当时脑子里可能就有一种自满情绪,整个人是浮着的。”廖辉说,自己为此曾写过三份检讨,夏训时,他成天玩命地练。

  征战士耳其世锦赛,廖辉憋足劲,想一下子把纪录全破了,但没想到抓举还是出了岔子,“心态和技术细节上出了问题啊。”廖辉说,虽然世锦赛他整体表现还行,但自己必须时刻克制骄傲的苗头。

  最怕赛前减体重

  虽然一脸轻松,但廖辉心里一直在盘算着亚运会。只要在亚运会上顺利夺冠,廖辉将实现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的大满贯。“就差一个亚运冠军了。”廖辉对记者说。

  但廖辉知道,比赛不是简单的计算和推理。“我训练中的厚度和高度虽然够了,但比赛是多方面的因素。”廖辉说,首先得要适应现场比赛的环境,此外还要正确地使用技术动作。

  “陈导形容我的那句话说得很形象:摧毁性极强的导弹,发射出去后,整个大楼都倒塌了,但最核心的地方却完好无损,因为没有瞄准。”廖辉笑言,他在今年训练中,除了要确保不出现伤病以外,“还要对技术细节的精准度进行磨练,比方说训练中只完成半蹲支撑,而比赛中需要的是全蹲支撑,这一点弧度还要练。”廖辉说。

  训练总是很枯燥的,廖辉说自己正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一直想回家和父母吃顿饭,但这个心愿恐怕要等到广州亚运会以后了。”廖辉平时不喜欢玩游戏,主要的放松方式就是看看书,或是在网上和哥哥聊下家事,“不怕闷坏吗?”廖辉笑笑,说:“你总得为梦想付出点什么吧。” (记者曾晶)

编辑:王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