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体育-第16届亚洲运动会-宝岛健儿-宝岛健儿·亚残运会

年过花甲不服老亚残运会找乐子

时间:2010-12-17 05:1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过花甲,满头银发,忙碌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这个时候大都已经退休,安安静静地待在家中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过在亚残运赛场上,不服老的大有人在,肢体上的残疾让他们更加珍惜“胳膊腿还能动动的时间”。对于他们而言,站在这里,就是快乐的。

  ■赖復寰: 通过运动回馈社会

  63岁的赖復寰身高将近1.90米,31年前遭遇的一场车祸让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的他不得不进行左腿截肢,原本运动场上生龙活虎的健将,人生瞬间染上了一层灰色。“那件事之后他沉寂了10年,脾气也不好,一直都不愿意拄拐杖,就是不承认自己是个残疾人了。”他的太太陈李绸说,“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带他去尝试一下游泳,他才发现其实自己还行,这才走出了阴影。”

  这次在亚残运会中,赖復寰只参加了保龄球的比赛,其实在平时,他的运动项目特别丰富。“他以前在大学是练田径的,后来还入选过(中华台北)手球队,也会和朋友打打篮球。”陈李绸说起丈夫的“光荣事迹”,言语间透出了一丝骄傲,“他现在可以参加的运动其实还有很多,像乒乓球、三铁(铅球、标枪和铁饼)。” 赖復寰从1987年便开始参加残障人士的比赛,堪称岛内残障人士体育运动的代表。“那次车祸做手术的时候,他心脏好几次停跳,他总说自己的命是别人给的,所以现在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回馈社会。”

  赖復寰笑言自己口才不好,面对镜头显得有些尴尬,但是对于场边的女儿却特别温柔,比赛间隙经常和女儿开玩笑。有一球没有全中,他回过身对正在用DV拍的女儿说:“刚才我全中的拍到没有啊?没拍到就不给压岁钱了。”

  ■周悦荣:从不喜欢到上瘾

  在60岁退休之前,来自澳门的周悦荣并不喜欢运动,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的他右腿肌肉萎缩,大部分时间都得靠轮椅来活动。放下工厂的生意后,生活实在是太清闲,于是他选择了羽毛球来打发时间,顺便锻炼一下身体,没想到这一打竟然上瘾了。“运动让人身体健康,又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

  澳门那边天亮得很早,平常每天早上5点周悦荣就会起来,去自家边上的公园锻炼,“我认识一些人的残疾程度很高,但训练起来一点不偷懒,其实我这个不算什么。”2007年,65岁的他入选了澳门代表队,并在全国残运会上拿到了羽毛球的冠军,时隔3年,这一次参加广州亚残运会,他却选择了难度更大的项目——铁饼和铅球,成绩远没有羽毛球好。“家里人非常支持我,平时训练都是老婆和儿子帮我捡球,这次儿子叫我就是好好比赛、好好玩。”

  68岁的周悦荣很可能是这次赛事年龄最大的选手了。“运动让我快乐,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老。家里人也对我说,‘能动就要动,才不会觉得变老了’。”他笑着说。

  ■刘顺行:保龄球赛场的“表情帝”

  什么叫老有所乐?看看66岁的刘顺行就明白了,活力十足的他堪称本届亚残运会保龄球赛场的“表情帝”。每打完一个球,他多变的面部神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就像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比起同级别那些最大的也比他小了14岁的对手,活脱脱一个“老顽童”。

  刘顺行的右手肌肉萎缩,所以只能用左手从事体育活动。“我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上学、结婚、生子,和所有的健全人一样。”他说话的语速很快,伴随着笑容,“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我现在拿不了太重的球,只能用12磅的。”

  虽然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小学教师,教的是数学和英语,但是刘顺行很喜欢看孩子们上体育课,“有活力才能更健康。”直到2003年退休,他才接触了保龄球,每周都会打上四次,偶尔参加一些新加坡国内的小比赛,这次亚残运会是他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之前在国内有一个选拔赛,我竟然赢了,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说都是一个惊喜。成绩?我可以打得更好的,不管怎么说,来了这里,享受就对了。”

  ■本报广州专电 记者 王子轩

  ■摄影/本报记者

编辑:王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