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语片兴起背景

时间:2009-04-13 12:13   来源:中国台湾网


  正宗台语片流行长达20余年,产量多余千余部,热闹滚滚,在台湾电影史上缔造空前绝后的纪录。台语片风潮,是由很多因素交织而成的,其所牵连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层面的运作,更是错综复杂,波澜壮阔,从而促成台湾近代史上大规模的电影社会运动。背景的探讨,如果从看电影的观众(需求)与电影的制作还境(供应)来观察,则可以分成六项来叙述:

  (一)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

  电影,是资本主义的产品,因此,电影与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探讨台湾过去经济发展的书籍专论,不胜枚举,但是,这些论文不是从经济史的观点做记录性的叙述,就是以计量经济学从事假设的证明或模型的建立,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不是忽视当局的因素,就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光复之初,台湾经济凋蔽,民生困苦,看电影是一件奢侈的行为。

  到1950年代初期,台湾采取两项与众不同,且对台湾经济影响很大的政策——土地改革与利率政策,以强制性的和平手段,把耕地由地主的手中转移到自耕农手中;另一方面采取台理的利率政策,使官订利率接近市场利率的水平,抑制了通货膨胀,增加人民储蓄意愿,再加上美援以及“外资”,促进了经济成长。所以,从台湾经济发展史来看,台语片兴起的背景是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农村家庭有余裕,一个人花几块钱看电影不再是困难的事;更使制片商独资或聚集游资,合股拍片,都是容易的事。

  (二) 观众渴望母语电影的出现

  电视出现以前,电影是高尚的娱乐,所以,在农业社会,免费的露天电影常常吸引大批的人潮去观赏。可是,光复后,台湾的电影市场已经沦为好莱坞帝国的殖民地,乡下有六百多家戏院,都是外来片,观众看不懂。虽然有字幕,也很难适应,得靠辩士临场解说,但辩士几乎是十天一档的到处赶场,自己没时间看片研究剧本,常常临场胡说,结果到最后电影结束时,也发生解说剧情不符合的丑事,倒尽观众胃口。虽然国语片很少,但是受日本殖民教育的乡下人还是看不懂。

  光复后,上海来的国语片虽然很多,但质量比较差,不久就失去好感。而在1950 至 1955年间,台湾三家公营制片厂才生产14部国语剧情片,其中不是“反共”八股片,就是政策倡导片,这也难怪台语片一出,立即引起轰动,因为台语片是台语发音,民间故事大家又熟悉,演员面孔是本省人,观众当然感到十分亲切,所以就有乡下人全家到城里拜访亲戚,先吃个中饭聚餐,然后举家到戏院看台语片的温馨热闹场面。赶场电影,可以说是台湾农业社会最后一次的家族式聚会。因此,从社会心理的立场来看,台语片的出现是本省人期待已久的事。

  (三)本省电影人才跃跃欲拍

  光复后,本省只有一家省政府经营的制片厂“台湾电影摄制场”(原日本“台湾映画协会”,后来改为“台湾制片厂”,亦即今日的“台湾电影文化公司”),在1945年至1949年间,只拍摄一些新闻片、纪录短片。1950年成立的“文协”旗下设有文艺奖金委员会,每年固定颁发奖金以鼓励文艺创作风气。第一年报告文学的得奖作品,是铁吾的《女匪干》,后经邓禹平编成电影剧本《恶梦初醒》,亦获得协会颁奖。1950年11月14曰,农教公司与“中制”合作拍制《恶梦初醒》,是战后台湾第一部剧情片。台湾的国片市场被香港片(包括粤语片、厦语片)所霸占;加上台当局积极拢给香港自由影艺人员,甚至贷款支持(如张善琨的新华公司),以致于香港电影界开始影响到台湾的电影生态,港片也逐渐成为台湾国语片市场的主流。

  台湾光复初期的制片如此荒芜,而本省的电影人才,他们曾往日本学习影剧技术,懂得拍摄和导演,或在上海学会电影的编导,也有更多的人在台湾跟日本人学过电影拍摄与放映。而今光复后,他们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为本省的乡亲观众拍制自己母语的电影,跃跃欲试,可以充分发挥创作理想。总之,从本省电影人才的立场来看,他们拍制台语片的愿望十分强烈。

  (四)厦语片的刺激

  当初当局是不赞成拍台语片的,但允许香港来的国语片、粤语片、厦语片、潮语片等进口,其中以国语片、粤语片来得较早也较多。至台语片兴起前夕,厦语片则后来居上。厦语也是闽南语系之一,发音比较高昂,本省人听得懂,但觉得怪怪的。厦语片是以歌仔戏电影输入台湾,而国民党并不反对地方戏曲,所以厦语片进口后颇得本省中年以上妇女的喜爱,也因此抢走不少的歌仔戏迷。

  厦语片的起源,是1949年后,从厦门、泉州移居香港的戏曲人员,利用粤语片设备来拍制厦语片,其中以古装戏为多。第一部输入台湾的厦语片,是1949年的《雪梅思君》,是钱胡莲主演的古装戏。1952年以后,厦语片的生产渐多,题材多翻版自粤语戏曲片或改编目民间故事,编导也多是粤语片班底,其间还有少数是将粤语片改配成厦语片。厦语片水平比一般粤语片更差,但由于和台湾语言相通,大受欢迎,像《唐伯虎点秋香》卖座后就立即再拍续集,同时厦语片市场除了香港外,不但有台湾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也是语言相通的市场,因此卖埠愈来愈广,供不应求,香港人称厦语片是“冷门中的热门片”。于是到了1954年,厦语片勃兴,鹭芬、鹭红姊妹也赶拍《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唐伯虎点秋香》、《陈三五娘》等,都倾销到台湾来。厦语片赚钱的现象,终于刺激了本省电影人才,而有信心拍得比厦语片好。

  此时,最先拍台语片的邵罗辉,是因为他随叶福盛的都马剧团在外埠演出期间,常遇到厦语古装片抢走生意,而感到舞台剧的没落。同样一出戏拍成电影,十天一档的歌仔戏,可以在两小时的电影中看完,而且可以到处放映,舞台剧却只能演给现场观众看。于是第一部16厘米台语片,就是由叶福盛投资拍成的。

  (五)歌仔戏的发展面临转型期

  1952年正式成立“台湾省地方戏剧协进会”,地方戏剧包括歌仔戏、客家戏、南管、掌中戏、话剧等。其实,歌仔戏是台湾独有的二种通俗民间歌剧,也可以称做台湾戏,在台湾拥有观众最多,其风行地区并不限于台湾岛内,在厦门、菲律宾、爪哇、苏门答腊、新加坡等地也是同样地受到欢迎。其最早的剧本《陈三五娘》是由民间故事《荔镜缘》改编,第二部《梁山伯祝英台》是歌仔戏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杰作,也可称为歌仔戏的圣经。

  歌仔戏在经过日本皇民化运动的寒冬时期,光复复苏,一团又一团地成立,有时一团又分成两三个子团,而且在当局举行地方戏剧比赛之后,歌仔戏团有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当时省教育厅企图改良地方戏剧,进行文化改造运动,用意是想将歌仔戏纳入文化宣传的行列。但实际上并没有效果,歌仔戏团仍在赶场赚钱,越赚越粗俗,以致于不到两三年,歌仔戏已经弊端丛生。

  显然,歌仔戏并没有跟着时代在进步,反而因为不研究、不进修,而堕落到粗俗的地步,于是在电影业不断兴盛起来之际,歌仔戏便面临淘汰转型的迫切时机。刚好,将歌仔戏拍成电影正符合台语片克难速成的需要,因为当时台湾还没有民营制片厂,于是就在这些时空交的诸多条件配台下,歌仔戏电影便成为台语片的先声,也是一项革命性的发展。

  (六)新剧运动陷入低潮后的人才出路

  新剧(话剧)和歌仔戏对于台语片的发展都提供了贡献,但因为新剧与国语话剧都有较多的知识分子观众,在经过五年左右的“反共抗俄”剧运之后,新剧陷入低潮而平静状态,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演出场所,较完整的剧院只放电影不演话剧、演出耗费太大,以及捐税过重,往往票房收入除去捐税不够耗费。尤其自1956年“中央话剧运动委员会”结束后,戏剧活动渐渐平息,只有民间小团体在夜晚作余兴演出。

  台语片的红星或编导像小雪、小艳秋、田清、辛奇、吕诉上、吴炳南、李坤炎、戽斗、英英、邵罗辉、邵关二、周游、周万生、林博秋、柯佑民、郭夜人、康明、许成钟、许成邦、许成铭、陈财兴、陈剑平、张深切、张维贤、张渊福、刘江南、矮仔财、杨一笑、杨月帆、静江月、赖曾、锺瑛、天炮枝、阿匹婆、武拉运、洪信德、素珠、黄俊、黄志清、曾仲影、游星田、杨长江、郑东山、欧云龙等都是出身于剧团。

  新剧团演员比歌仔戏团幸运,人才都在剧运没落后,投入台语片风潮中,大显身手,总之,新剧人才的投入,促成台语片的繁荣走向黄金时代,而后电视台的成立,也因新剧、歌仔戏人才的投入而兴起,台语片等于是影视人才的磨练舞台。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