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漫步台北旧城区

  时间:2007-12-21 15:27    来源:中国台湾网     
 
 

 

NCC(“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筹备处一直到北门边的邮局,见证了台北城的发展史,尤其是从清代到现代。

 

起点是NCC筹备处,附近就是和平医院,过桥往北走一点,小南门。爱国西路一带,以前就是城墙的所在,也是亚洲第一个三线道的出现地。(台北第一次有三线道的出现,是拆除清代台北城墙的结果。简单的说,现在的忠孝西路、中山南路、爱国西路与中华路,均是台北古城墙的所在地)

 

经过东吴城中校区,往左走,是年轻人吃喝玩乐看电影的天堂——西门町。日据时代,为了处理万华进入台北城的铁道,拆除了西门,也一并把城墙给拆了。而拆除之后的石材,则挪做台北下水道的建材。仅留下西门圆环这样的名称让大家吊念。

 

接下来,在司法新厦(被陈定南批评的建筑物)前向右转(贵阳街),会从“总统府”的边上经过,这一栋统治者的建筑物,在日本时代管它叫做总督府,现在则是台湾政治权力的中枢——“总统府”。当初为了使台湾心向日本,也有总督向日本天皇效忠之意,因此,总统府的正面朝向东方,而凯达格兰大道上的景福门,就是清代台北城的东门。

 

继续前行,经过重庆南路,就是台北第一女子高等学校。绿色的制服是其最具特色的象征。而绿制服的由来,主要是因为日本时代的末期,盟军不断轰炸当时身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为了避免被当作攻击目标,因此以绿色作为掩护色。

 

再向前走,就是“中央”图书馆、国民党旧党部与中正纪念堂。在过去,此地乃属京畿重地,威权体制的象征。

 

站在凯达格兰大道与中山南路口举目远望,101大楼清晰可见;向右看去,于林荫茂密处,就是神秘的玉山官邸与公卖局古迹。

 

沿着中山南路往台北车站的方向前进,台大医院与二二八和平公园就在左近。这两项建设,均是台湾民政长官——后藤新平主政期间所创办。这一位日本时代的政治人物,开办台北医学校(台大医院的前身)、新建下水道、架设自来水管线、任命八田与一担当总工程师,兴建嘉南大坝……之后,为了举办台湾博览会,夸耀日本殖民的功绩(当时,法国的越南殖民地仍呈现亏损的状态),而盖了当时东亚第一大的欧式公园,也就是新公园(现在的二二八和平公园)与博物馆(即台湾博物馆)。

 

二二八和平公园本是清代北台湾最大的天后宫所在地,而今,天后宫仅存梁柱基台供游客休憩之用。公园大门前的土地银行,是当年日本劝业银行的旧址,现今虽已残破不堪,但其建筑风格,仍呈现当时日本将台湾做为建筑试验场的特色。

 

在襄阳路上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店,卖着出名的清炖牛肉面。要价不菲,小小一碗,台币90,但生意比旁边的星巴克好多了。

 

沿着台湾博物馆前的馆前路继续前进,就是台北火车站与捷运台北车站的交会点,这一条线路也在此告一段落。

 

另外一种走法,则是延平南路走到底,来到中山堂。这一个日本时代的台北公会堂,是日本人为了要庆祝裕仁天皇登基而兴建。在清代,此地原为布政使司的所在地,为了兴建中山堂,故将原址上的布政使司部分拆除,迁往植物园。而中山堂前的上海蟹壳黄,是午后下午茶的一品。尤其是在下午四点半,热腾腾刚出炉的蟹壳黄,香味四溢。

 

之后,沿着武昌街,会经过城中市场与府城隍庙。这一间藏身于黄金地段的城隍庙,有着沧桑的历史。另外,不能错过的就是公园号酸梅汤,纯古法乌梅酿造,夏日一袋15元的酸梅汤,确为对抗夏日的最佳饮品。

 

转上博爱路,经过照相器材街,就来到了北门。此时,你将发现,原来台北古城没有你想象中来的大。因为,你已经从南到北的将台北城逛过一遭了。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