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高层动态 | 要  闻 | 文件决议 | 本网特稿 | 会议进程 | 代表风采 | 代表声音
理论解读 | 辉煌成就 | 海峡之声 | 媒体评论 | 现场报道 | 图片新闻 | 党建巡礼 | 共建和谐 | 两岸党际交流回顾
字号: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时间:2007-09-17 14:2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徐莽局长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中国台湾网9月17日北京消息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本网专访了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徐莽局长,请他介绍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新举措、新形势和新成就,并对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前景作了展望。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十六大以来大陆在促进两岸经济交流方面出台了那些重要政策措施?

  徐莽: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国共两党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为契机,祖国大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和举措,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

  2005年5月,陈云林主任受权宣布,为便利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增加允许进口的台湾水果品种,并对其中部分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2006年4月,在两岸经贸论坛上,出台了15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2006年10月,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期间,我们宣布了20项扩大两岸农业合作、惠及广大台湾农民的政策措施。2007年4月,在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交通部和民航总局又分别宣布了促进两岸直航的五项政策措施。

  为推动两岸直航进程、便利两岸同胞往来,祖国大陆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积极推动实现了节日客运包机、专案货运包机以及紧急医疗包机。积极推动扩大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的直接往来。为解决大陆台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为中小台资企业提供总计5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融资支持。

   祖国大陆上述政策措施,大大促进了两岸经济关系的深入发展。

  记者:十六大以来,大陆出台了不少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政策,请简要介绍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
 
  徐莽:
为落实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各项政策,大陆有关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极为台湾农产品到大陆销售提供便利。2005年5月,大陆方面将允许进口的台湾水果品种由12种增加到22种,并对其中15种水果自200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2007年3月,又对原产台湾地区的11种蔬菜和8种水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我们还推动建立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在福建霞浦县和东山岛设立了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为落实进口零关税措施,两岸农渔业民间行业组织就台湾部分蔬菜、水产品进口零关税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协商。相关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为台湾农渔产品销往大陆提供检验检疫、通关等便利,并采取多种措施制止和查处假冒台湾水果的行为,有效保护了台湾农民的利益。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大陆进口原产于台湾地区享受零关税待遇的水果货物总量为5128吨,总值共计669万美元,优惠税款总计853万元人民币。

  其次,积极帮助台湾果农解决水果丰产滞销问题。中央台办与国民党国政基金会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大陆有关企业和台湾农业组织协商,仅在2006年下半年到今年初,就先后三次紧急采购台湾因丰产滞销的香蕉500吨和柳橙1200吨,有效地帮助台湾果农解决了丰产滞销的困难。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组织的考察团目前正在台湾水果集中产区考察,将根据岛内水果产销情况和果农的要求,研商采购意向。

  第三,推动设立两岸农业合作的平台。为了给台湾农业企业、农民组织和农户在大陆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在福建和海南全省以及江苏、山东、黑龙江、陕西、广西、广东、上海等地的部分地区设立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在福建漳浦、山东栖霞、四川新津和重庆北碚设立了台湾农民创业园。目前,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在大陆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已达5200家,投资总额约63亿美元。

  记者:我们知道,国家开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于2005年9月和2006年7月与国台办签署合作协议,为台资企业提供300亿元和200亿元人民币融资支持。请问现在贷款实施情况如何?

  徐莽:国家开发银行和华夏银行与国台办签署向台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合作协议后,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推动贷款落实,总的看,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截止2006年底,开发银行已完成117个项目的评审,承诺贷款金额143.2亿元人民币,实际已向79个项目发放贷款65.5亿元人民币;华夏银行已对61家台资企业授信(含贷款、银票业务等),承诺授信金额31.41亿元人民币,企业实际已使用资金17.05亿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两家银行对台资企业的贷款工作又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也纷纷向台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特色金融服务。我们也在积极探讨更多的渠道,推动进一步改善台资企业的融资环境。

  记者:请简要介绍十六大以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成就。

  徐莽:十六大以来,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近五年来,台商赴大陆投资和两岸贸易持续增长,两岸“三通”稳步推进,两岸农业合作取得较大成果,台资企业在大陆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两岸经贸交流日益热络,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走向一个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关系更紧密的新局面。

  一是引进台资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大陆累计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3000多项,较2002年底增加近18000项,增长32%;台商实际投资额445.8亿美元,较2002年底增加114.7亿美元,增长35%,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我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6.2%,排第五位。

  二是两岸间接贸易快速增长。两岸间接贸易额由2002年的446.7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078.4亿美元,年均增幅达27.54%。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两岸贸易总额累计达6500多亿美元,较2002年之前的累计总额增加3900多亿美元,增长146%;其中大陆对台出口1100多亿美元;大陆自台进口5400多亿美元。大陆连续多年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三是两岸“三通”进程稳步向前推进。2003年春节,两岸第一次实现了台商春节包机,台湾的民航飞机在两岸分隔54年后第一次循正常途径降落祖国大陆机场,运送台商及眷属回乡过年。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进一步扩大为两岸航空公司共同参加营运,实现双向直飞。2006年起,两岸春节包机扩大了航点和搭乘台胞旅客的范围。2006年6月以后,两岸实现客运包机节日化,并开办紧急医疗救助包机和货运专案包机。自2001年1月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之间实现海上直航后,2007年5月,实现福建沿海与澎湖海上货运直航。截止2007年7月,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客运通航22000多航次,共运送旅客237万人次;货运直航4000多航次,承运货物超过483万吨,总金额为1900多万美元。

  四是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较大成果。正如我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的,自2005年以来,大陆方面大幅增加了允许台湾农产品进口的品种,并对其中30多种水果、蔬菜和水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同时三次紧急采购台湾丰产滞销水果,有效地帮助台湾果农解决了水果丰产滞销的困难。大陆还在有关地区设立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4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深入发展。

  五是两岸金融合作有新的进展。过去五年里,台资金融机构积极到大陆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大陆已累计批准设立2家台资银行,批准7家台资银行设立的7个代表处、14家台资证券公司的24个代表处和13家保险公司的16个代表处。2004年,台湾国泰人寿与东方航空合资的寿险公司获准成立,成为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设立的首个营业性机构。同时,台资企业在大陆A股市场掀起上市热潮,自2003年底第一家台资企业在大陆A股上市以来,截止2007年8月,已有9家台资企业在大陆A股上市。大陆银行也纷纷通过多种方式向台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六是两岸经贸交流日益热络。2004年以来,我们党与国民党有关方面在大陆成功举办了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宣布了40多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与亲民党有关机构共同举办了两岸民间菁英论坛,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各地两岸经贸活动日趋热络,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推动两岸经贸交流蓬勃开展。两岸经贸人员往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6年共审批赴台从事经贸活动的团组4,505个,比2002年多2200多个项目,增长超过100%;2006年赴台从事经贸活动的人员达16,906人次,比2002年多近3,000人,增长近21%。

  记者: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徐莽:虽然两岸经济关系得到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两岸间稳定的经济合作机制尚未建立,两岸直接、全面、双向“三通”尚未实现,两岸经济关系呈现间接、单向、不平衡的局面,未能实现正常化。大陆产品输台仍受到歧视性的限制,2000多种大陆商品不能进入台湾,大陆的企业不能直接入岛投资,商贸人士入台访问受到诸多限制。台商到大陆投资也受到台湾当局的刻意阻挠,成为台商到大陆发展的严重障碍。

  记者:请谈一谈您对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前景的展望。

  徐莽:我们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大陆经济增长将依然保持强劲势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取得明显进展,市场经济体制更为完善,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加快转变。这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把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务实推进两岸“三通”,进一步加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两岸贸易、投资与人员的直接双向往来。我相信,在两岸同胞特别是两岸工商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图/文:李桂英)

徐莽局长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摄影:李桂英)

 

 

徐莽局长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摄影:李桂英)

 

  徐莽简历:1983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1983年起,先后在农业部政策研究室、办公厅工作,任部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1996年起,先后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处长、秘书局助理巡视员、副局长。2007年5月起,任国务院台办经济局局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