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  页 | 专题首页 |  要  闻  | 视  频 | 周年动态 | 两岸情深 | 患难真情 | 血浓于水 | 爱心汇集 | 经济重
人文重建 | 重访灾区 | 新家园新生活 | 志愿者行动 | 自力更生 | 对口支援 | 图片报道 | 各地援助 | 感人事迹 | 评论分析
  首页-专题-时政-汶川地震周年纪念-灾区重建-新家园新生活
 
 
灾区开出异国情花
 
  来源: 新华网      日期: 2009-05-12 12:51

 
 

  5月11日,在四川安县“真情大爱·回到灾区再看看”致谢活动现场,美国志愿者但以理和恋人、中国志愿者董明珠交谈。两人在去年地震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相识相爱。时值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但以理特意从美国飞回四川安县,与在灾区坚持服务了近一年的董明珠相聚,并在灾区学校教孩子们学英语。新华社记者王茜摄

  新华网四川安县5月12日电(记者郑晓奕、王茜、江毅)5月11日,在安县举办的“真情大爱·回到灾区再看看”致谢活动现场,许多在这一年间参与了救援行动和灾后重建工作的人们被请了回来,有对口援建单位的建筑者、部队官兵、医务人员,还有志愿者。一位棕发碧眼的外国小伙子在人群中特别显眼,他的身边还依偎着一名身材娇小的中国姑娘,两人十指紧扣。

  小伙子是美国加州的一名大学生,中文名叫但以理,这是他第二次来到灾区安县。“一周年了,再来灾区看一看孩子们过得好不好。当然,也是为了与她相聚。”说完,他深情地与身边的女子对视,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

  两人的身份都是志愿者。去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在海南大学学习中文的但以理与朋友们来到安县灾区参与志愿行动,在茶坪乡的板房学校里教孩子们英语。

  他注意到学校对面的板房社区里开了一间读书室,孩子们课间都爱往那里跑,看书,画画,还和一个模样清秀的年轻姑娘做游戏。姑娘穿的T恤胸前有中国志愿者的红心标志。

  认识后,他才知道这个姑娘叫董明珠,26岁。地震前,董明珠在洛阳的闹市区经营着一家图书、礼品小店,震后第三天就到灾区参加志愿服务了。她看到灾区孩子们没有活动场所和图书室,就萌生了要办图书室的念头。

  “当时我就想,假如有一个类似图书室的地方,他们就可以集中起来做游戏、看书。”董明珠告诉记者。

  但以理常去图书室帮助董明珠整理图书,搬运重物,一来二往坠入了爱河。

  “明珠特别爱帮助人,醉心志愿工作,这一点最打动我。”但以理学的专业是社区发展,立志投身公益工作。两人志趣相同。

  但以理去年8月回到美国后,与明珠在网上“鸿雁传书”,一直关注着灾区孩子们的情况。这一年,明珠没有走,“把灾区当成了第二故乡”,在安县桑枣镇板房小区建起了第一个“爱心植苗服务站”。后来筹措了5000册图书,捐给各个安置点学校,还在桑枣镇安置点办了一所幼儿园,在好几个乡镇板房小区建起了书屋。

  越洋相思了8个月后,但以理在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回到董明珠身边,“这一次我将呆到8月份暑假结束,除了教孩子们学英语,还打算教他们弹吉他。”

  说到将来的打算,但以理又扭头看了一眼董明珠,用大手摸了摸她的脑袋,说:“还有一年大学毕业,我会回到中国和明珠相守,继续做我们都喜欢的志愿服务。”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台湾新闻 两岸新闻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