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主题一 城市经济的繁荣

中小城市发展不必求“高大”

时间:2010-07-08 10:22   来源:新民晚报

  越长越高的摩天大楼,层层扩张的城市道路,无所不包的城市定位……难道,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只有日益“高大”这一条道路吗?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却回响着不一样的声音。

  城市发展实践者、巴西阿雷格里港市长约瑟·福尔图纳蒂现身说法,“作为巴西最佳水平城市,阿雷格里港市正在践行的城市发展模式就是,不求高和大,但求和谐沟通、宜居幸福。”

  高大不是骄傲

  阿雷格里港市是巴西最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首府,常住人口约143万人,并非巴西数一数二的大都市,却是巴西最宜居城市,受邀参展上海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

  走进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阿雷格里港案例区,看不见通常城市展示的摩天楼宇和广阔的美丽风光,映入眼帘的是几块透明玻璃层层围合的城市“迷宫”,5个普通百姓讲述的城市故事嵌入其中。

  阿雷格里港案例设计师马赛洛·丹塔斯说,这些设施看似简单,无助于城市形象的海外宣传,但却蕴含着阿雷格里港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思考。“在我的理解中,城市问题就像一座透明的玻璃迷宫,你可以看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如何找到这个答案,却如同走迷宫一般,需要付出努力与不断创新的尝试。”

  建筑统一限高

  市长约瑟·福尔图纳蒂的城市实践就是,全市的建筑有统一限高,不得超过50米。因为,“高楼大厦不是城市的发展趋势,超高层建筑更不应出现在城市天际线之中,这些建筑的存在只会将一个个社区分割开来。我们市民向往的城市生活,不是多高多大,而是一直居住在巴西最佳水平城市中”。显然,市民参与城市发展的宽度和深度,要比城市的高度和广度更重要。

  约瑟·福尔图纳蒂举例说明,阿雷格里港市区一家纺织厂面临改建时,开发商与本地区居民协商之后达成一致:保留最有历史价值的主厂房和广场部分。接着,将其改建为文化艺术中心,对本地区居民开放;拆除其余厂房、新建几栋写字楼。同时,由每一位社区居民参与讨论后得出的改建原则是,新建筑必须按照主厂房原有建筑风格设计及建造,并且所有新建筑物的高度不得超过保留建筑。至于,对公众开放的文化中心,日常运营费用则由开发商以其新物业之盈利来承担。

  密度中等宜居

  地大人多的城市生活体验,并不美好。不过,城市的密度大小,也不是人们按照通常判断就能得出的。

  城市最佳实践区罗阿大区案例馆的设计者用科学测算得出结论,城市是否拥挤并不能只是看平方米与人口的系数关系。“与我们的预想恰恰相反,有些认为拥挤的聚居区,其实远远不如巴黎区的一些大道,曼哈顿的中心,或者大不列颠共和国的别墅区拥挤。”

  法国罗阿大区城市规划专家们认为唯一可行又环保的城市发展道路是,推行中等密度城市。这一方面保证了临近有足够的商业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可以到达。另一方面又不至于让城市过于密集,从而压迫市民在周末逃出城市中心,寻找新鲜空气。

  因此,规划中的中等密度城市里,楼房都是二到六层,其中点缀一些单体住宅居住区和几幢高楼,楼房之间修建步行通道,人们出行基本靠走,充满人行活力和环保深意的道路交通将回归城市。(马亚宁)

编辑:徐维彬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