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 评论综述

保就业成政协一号提案彰显民生关怀

时间:2009-09-03 14:12   来源:中国网

作者:吴江

截至昨日发稿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已收到超过200份提案。其中,致公党中央《关于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提案》目前暂被列为今年政协一号提案,在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之后有望正式发布。(新华网3月2日)

据一些国际经济学家和经济组织预测,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极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波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经济危机。对于正在召开的两会而言,如何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让它对于普通公众余基本民生的影响最小化,当然理应成为两会不可回避的话题。当饱受期待的政协一号提案以“保就业”这一议题呈现于公众面前时,无疑令人欣慰。

事实上,尽管中国并不处于金融风暴的中心,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金融危机并未对中国手下留情。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则是,随着外需的锐减,国内沿海地区相当数量的外向型经济区以及外向型企业的订单锐减,一些企业停工停产,关门裁员,也是不争的事实。据相关部门统计,因为工厂关门倒闭已导致2000万农民工返乡。尽管已经到了春天,尽管也有不少农民工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返城找工,但用工市场却依旧春寒料峭却是不争的事实。同样面对就业,据教育部统计,算上去年的未就业大学生,今年全国将有70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然而,企业的不景气,企业用人需求的骤减,无疑将极大的加剧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不仅如此,就连曾经有着令人艳羡职位的白领们,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职场危机。著名芯片厂商Intel将关闭2000人的上海工厂;著名的通讯制造商摩托罗拉更是于近日裁减了近千名中国研发人员。可以说,国内各行各业的就业者,其实都已经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然而,“就业”不仅是个简单的经济数据,在每个失业个体的背后,其实无不是实实在在的家庭和柴米油盐的生计,这个家庭完全可能上有老、下有小,一个人失业,完全可能让一家人陷入绝境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宏观经济的下行可以容忍,收入的相对降低也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失业”的增多,失业背后的民生困局,却无法忍受,更不应被无视。

或许有人会说,对于经济危机和职业风险,本是职场人士应当承受的压力。被裁之后,如何自谋出路,也应该更多靠个人的努力和争取才是。不过,在笔者看来,让处在金融风暴中央的劳动者去独自面对残酷的裁员,显然并不公平。作为曾经的纳税人,当这些人面临职业危机与就业窘境,作为政府当然不应袖手旁观,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就业的冬天里,当大批劳动者同时失去工作时,假如没有相关政策的强力支持,实现再就业显然并非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所幸的是,“保就业”已经得到了政协委员的重视,并被以政协一号提案重磅推出。事实上,失业群体所积累的经验与工作能力,其实本该是国家难得的财富。如何让返乡农民工最大限度的发挥效力;如何多渠道的求解大学生就业难;如何充分利用著名外企被裁员工的宝贵经验,向这些优秀人才敞开大门。做与不做,显然大不相同。事实上,正所谓“经济危机,危中有机”,当“保就业”成为政协第一提案时,不仅彰显了对于民生的关怀,更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新动力与新机遇。

编辑:李丹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