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 重要言论

万钢: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时间:2009-09-03 10: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个人小传: 万钢,汉族,1952年8月生,上海人,致公党党员,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曾任上海同济大学校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

 

  个人小传: 万钢,汉族,1952年8月生,上海人,致公党党员,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曾任上海同济大学校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

  

 

  16个重大专项 1万亿总投入

  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


  记者: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您如何看待自主创新在其中的引领作用?

  万钢: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危机既带来挑战,也带来发展的机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科技工作将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会引发对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的需求;另一方面,从科学技术发展看,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将孕育和诞生一批新兴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国务院已经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通过加快实施重大专项、优化调整国家科技计划投入结构、加强产业振兴规划中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实施力度、调整地方科技计划等多个渠道,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在今明两年的科技预算中,集中投入1000亿元,用以保障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

  记者:哪些属于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专项的实施对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何拉动作用?

  万钢:科技重大专项是当前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务院出台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这16个重大专项,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农业、环境、能源等国家战略性产业,投资规模大、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到2020年,重大专项总投入将达到1万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超过5000亿元。重大专项的实施,不但对于培育和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实施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带动新产品的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催生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对于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将起到直接的作用。

编辑:李丹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