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报告凸显“司法为民”

时间:2010-03-12 10:04   来源:新华网

  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报告工作。参加审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认为,两高报告凸显“司法为民”,体现了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强决心。

  重视群众利益诉求  坚决维护司法为民

  【报告摘编】高法报告:高度重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各级法院审结人身损害、婚姻家庭、医疗纠纷和其他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201.6万件,同比上升7%。

  高检报告:重视打击和查办发生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招生考试等民生领域的犯罪。

  【新闻背景】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开通了全国统一的12309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接听,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提高处理举报效率。去年以来,法检系统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努力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供司法保障。

  【代表回声】全国人大代表陆永兰:群众利益无小事,用司法手段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使之成为司法工作的着力点,这对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汪夏: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开通了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网站,各地法院开通了民意沟通电子邮箱。特别是针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案件,各级法院在办理过程中树立“民意沟通”理念,推进司法公开,扩大司法民主,收到积极成效。

  从庭审直播到全程录像 推进司法管理创新

  【报告摘编】高法报告:制定司法公开的若干规定,全面推进审务公开,规范裁判文书上网和庭审直播。

  高检报告:严格规范侦查活动,加强办案监督管理,完善落实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制度。

  【新闻背景】法庭庭审前书记员按下电脑启动按钮,庭审直播屏幕上,审判席、原告席、被告席以及书记员的图像清晰可见,各方陈述声音也清晰可辨。这些音视频资料将为日后上诉和申诉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代表回声】全国人大代表陈忠林:过去审判庭的旁听席位是有限的,现在网络是无限的。法院开展网络直播工作务实、便民。法院和检察院的这些举措,扩大了老百姓的知情权、监督权。看庭审的过程可以点评、可以留言,发表意见和看法,这对于法官公正执法、增强司法透明度意义重大。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