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韩长赋:群众利益无小事 给农民做的事情还是太少

  时间:2008-03-13 10:44    来源:中新网     
 
 



  崔永元:昨天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这个书的序特别好,我给大家读一段。望着案头这堆稿子,我自问,为什么写这些东西,因为心里愧疚,这片土地我生于斯,长于斯,但自打真正懂事起我就想离开它,即使真心地为它流过那么多汗水,也多半是为了换来离开它的果实,终于,我如愿以偿,最对不起的是父老乡亲,在我成了城里人之后,良心告诉我,不能忘了农民,这城市,这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达,从传统到现代,有他们的一份辛劳,一份奉献。我们城里人的生活也离不开他们,可我们骨子里却嫌弃他们,当街上人头窜动,当公共汽车上摩肩接踵,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到他们妨碍了我们城里人的生活,我不能原谅自己,于是就想为他们说几句话。有请这本书的作者,吉林省省长韩长赋,热烈的掌声欢迎他。您好。


  韩长赋:您好,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节目。

  崔永元:您看大家的掌声这么热烈,您说为什么?

  韩长赋:我想(大家都)希望中国的农业能够走向现代化,能够做大做强,能够永远保证我们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崔永元:我猜其实更直接的原因是刚才我念的序言感染了他们,听得出来您对农民有多深的感情,而且这个感情特别真挚,我现在是要提醒您,因为小崔会客是两会期间播出的节目,很多省长、省委书记、高级官员都到这个现场,来说他们执政的理念,但是好像还没有人说农业的,您考虑不考虑换一个话题?

  韩长赋:我不换话题。

  崔永元:我做做您的工作,因为现在省长在这儿谈一个省里的情况,关系到电视机前的观众对这个省的印象,如果您执着地要谈农业话题,大家就认为吉林是个农业大省,相当落后,相当地落后。

  韩长赋:你这个话题很尖锐的,但是我觉得,不回避这个话题,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

  韩长赋:中国有13亿人口,到什么时候都得加强农业这个基础。

  崔永元:那我们就谈农业。您请坐。咱们先说一件具体的实事吧,就是2007年政府拿出了五千多万给农民和部分市民吧,买了十万台电视机,还是只面向农村?

  韩长赋:主要是面向农村。

  崔永元:这是一个什么想法?

  韩长赋:我在农村调研当中就发现有不少农村特困群众没有电视看,我觉得这个事儿不小,电视可以说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方寸之间有大千世界,我不是因为在电视台做节目我才说电视好的,电视确实好,但是我觉得电视,一个农民的家庭,家里有没有电视,从一个侧面可以判断这个家庭与这个时代、与这个社会距离有多远。

  崔永元:有了电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韩长赋:我觉得对他们观念的进步,对他们知识的更新,以及对他们保持时代和社会同步,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崔永元:五千万,不是小数字,五千多万。

  韩长赋:我们调查是这样的,一共全省是十万零三千九百户,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进步到今天,我们有能力,也应该把这个问题解决,这个电视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有文化的人看得懂,没有文化的人看得懂,所以很快把科学传播出去了。

  崔永元: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做电视节目的人没有什么文化。有一位朋友是长春市朝阳区富丰镇迎新村的村民侯国臣,他家就发了一台这样的电视,今天他来了,欢迎他。

  韩长赋:老侯,好像那天省里发电视仪式,你参加了。

  崔永元:韩省长,您看,电视都来了,这就是发的那个电视,这儿写着呢,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神人民政府赠送,2008年1月份,这是您家里的电视,您为什么要把这个电视带到现场,我都知道,是想让韩省长把这个电视给换成那样的。您家里以前没有电视?

  侯国臣:没有。

  崔永元:那到什么地方去看电视?

  侯国臣:别说了,以前没电视之前,我老伴本身有点精神病,一到六点,必须要上人家去,到邻居家看电视。

  韩长赋:东北话叫居别就是邻居。

  侯国臣:到人家那儿看还得看人家乐意不乐意,还得看人家心情舒畅不舒畅。

  崔永元:每天都去吗?

  侯国臣:差不多哪天都去。

  崔永元:那谁乐意呀?

  侯国臣:就是说,人家还烦咱们,去了你想看乡村频道和中央一台、二台、三台,你想看哪个得听人家的,你想看二人传,人家想听新闻,你一个人,那就不行了,你就得人家看完了。

  崔永元:这没有什么怨言看发吧,你们到人家看,还得按你们的看,这也太不讲理了。

  侯国臣:就得等着人家看,等着人家看完,等咱想看,人家看完了,也到睡觉的时间了,这就没招了,通过给了这个电视,我这老伴一天,乐得睡不着觉,这就是天上掉馅饼。

  崔永元:这不是掉馅饼,这是天上掉电视机。

  侯国臣:电视机就是馅饼,我说你乐意看啥就看啥,就到哪个频道,二人传、新闻、乡村事迹都可以。

  崔永元:您是不是有个节目表,几点看什么,几点看什么,让我们参观一下。

  侯国臣:我有一个。

  崔永元:这是每天看的。

  侯国臣:对。

  崔永元:六点看长春台的城市速递,有事儿帮你办,六点半是吉林台的吉林新闻,七点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七点半是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八点是中央三套的星光大道、同一首歌,六点四十是吉林台的乡村剧场二人传,你看,多丰富这一天安排得,没有我们节目这里边。我再问问您,当时说要白给你一台电视机的时候,你相信吗?

  侯国臣:那哪相信啊?

  崔永元:以为是二人传呢。省长说了,他给你们电视机可不是让你们天天看二人传的,是要学农业科技知识。

  侯国臣:对,在农业方面,有一些养殖,比如鸭子、鹅、猪,怎么防疫,像我今年就看了,养大鹅,发展大鹅,因为我家庭条件不够,大鹅这个东西,半个月以前,下地完全不喂粮,一色放,这就是在电视机里学到的最大的经验。这个鹅从放到秋三个半月就可以卖钱。

  崔永元:都是看电视看来的。

  侯国臣:对,你没这个电视,我就啥也不是,就成瞎子一样,电视就是心灵的窗户,特别亮。没这个玩意儿,你想看书,你看书没有实际经验操作,你干脆照葫芦画瓢你也讲不那么准,人家告诉你一个鸡一个鹅到十五天打什么疫苗,20天打什么疫苗,就实放告诉你了,你就明白了。

  崔永元:你现在还有什么要求,希望省长替你做吗?

  侯国臣:我现在就是没啥要求。

  崔永元:不换个大点的。

  侯国臣:不用。

  韩长赋:老侯,我们希望你日子越过越好,电视越换越大。而且我相信这个希望肯定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崔永元:但是最好后面那个换是凭自己的能力,别老从天上掉电视。

  侯国臣:因为咱们把技术都学好了,养殖业发展起来了,咱们将来就可以换个大的,换个好的,这不有基础嘛。

  崔永元:谢谢侯国臣。您看他的状态特别好,这个我觉得让人挺高兴的。

  韩长赋:心情好。

  崔永元:过去见到省长,见到县长,都哆嗦得不知道怎么说话了,现在你看他特别放松,我觉得就是这一台电视送得,让他体会到了省里有这样的政策,把他们放在心上,这个是不是跟您设想的一样?

  韩长赋:群众利益无小事,我想作为政府,就得经常考虑群众最现实的、迫切的需要,了解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他心里想什么,他需要什么,方才老侯他不是讲了一个吗,说看见电视就像心里打开一扇窗户,我想这是农民的语言,打开窗户就是看见世界了,看见外面的世界,我想这样的话了解信息,包括了解外地的经验,了解城市的文明,我想这样的话对农民的思想观念的冲击,可能比我给他们讲一次课要管用,当然可能没看你的节目管用。

  崔永元:就是在这么多年的这种实地的调查、调研中,你有没有感觉农村因为观念问题,束缚手脚,进步的速度很慢,有这样的感受吗?

  韩长赋:这方面感受挺多,农村因为过去长期还是在传统的农业的这种生活里面,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干完了到田头蹲一会儿。

  崔永元:农闲的时候还打打麻将,喝喝酒。

  韩长赋:东北话叫唠唠嗑,因为没有外面的信息来,他在一个传统的村落,一种周而复始的生活当中,那人们的观念可能很难演进,现在变化很大了,现在你看吉林农民也很会说的,他也是一个是看电视,一个是出去打工,这两个途径是对农民的观念影响最大的,像吉林省一年有350万人次出去打工,天南海北的,在各行各业就业,所以他们应该说在外边工作的时候受到了观念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回到村里把很多新的思想观念,改革开放的信息都带回来,影响家乡的农民。

  崔永元:作为省长您是鼓励他们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的是吧?

  韩长赋:这句话我想,后半句话我是鼓励的,鼓励他们出去打工,但是和背井离乡不能同日而语。

  崔永元:我是故意把两个搀在一起说的。刚才我们看了发电视,十万户家庭,其实还有修房子呢,改造房子,有十三万户,省级补助是五亿元,您怎么规划的这个五亿元?其实我觉得省长的主要任务是挣钱和花钱,挣钱不容易,花钱更难,怎么规划的这五亿元?

  韩长赋:说到这个事儿我可以稍微说远一点吗?中国的农民我想也不光是吉林农民,别的地方农民我想大体也是这样的,全国的县,我一半以上都去过,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搞农村调研,有的时候也一家一户调研,有的时候也一走而过,但是我也有基本的判断,这个地方经济怎么样,群众生活怎么样,我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庄稼,四看住,这一看路,这路都没修就说明那个地方财力,财政状况不是很好。二看树。

  崔永元:这个我想不出来,怎么看这个树?

  韩长赋:比如说这个地方道路绿化,农田里网绿化都很好,树长得很好,而且没有缺毛断空的,这说明人们的环境观念很突出。另外说明社会治安好,没有乱砍滥伐。三看庄稼,如果说庄稼长得不怎么样,你就看农民种地上心不上心,庄稼长得好不好,你可以判断你的政策,农村政策是否对头。住就是如果这房子,这个村住的状况不是很好,就说明这个地方还挺贫困,农民经济口袋里没有钱。所以我在农村调查当中,也发现农村里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住的泥草房子,吉林省农村三百九十多万户,还有七十多万住泥草房。

  崔永元:这可都2007年了。

  韩长赋:泥草房应该说在东北的农村还不是个别现象,应该说这些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大部分都改造了,也就是说80%多一点都改造了,但是还有接近五分之一还是泥草房,我们从今年开始,把解决群众住房困难的重点转到农村。这个任务很艰巨,过程也很长,工作实际上也做起来,我觉得挺复杂的,但是我想坚定地来完成这个任务。


崔永元:我们也请到了吉林松原市长岭县前七号镇七号村小八号屯的村民尹萍,她家的房子就得到改善了,欢迎她。你好。

  尹萍:省长您好。



  崔永元:您好。咱们先看看尹萍家的房子什么样,有个直观的认识。这是改造以前的,改造以前就是这个样。这是改造以后的。这是改造以后的远景。有几栋是您家里的?

  尹萍:就一栋。

  崔永元:政府给你出了多少钱?

  尹萍:四千块钱

  崔永元:政府给了不少钱。

  韩长赋:因为住房问题和电视机又不一样,电视机就是政府等于说是全额发个电视机给困难户,住房因为任务量比较大,去年试点全是省财政拿的,今年我们准备市县财政拿一点,这样把补贴标准再提高一点,然后特困户去年试点是按八千给的,一户补贴八千元,就是多一倍。

  崔永元:尹萍你家当时想翻修房子吗?

  尹萍:不是想一朝一夕了,很早以前就想盖新房,盼望有新房。

  崔永元:听说你要翻新房,省里给你补助一部分钱,你相信吗?

  尹萍:一开始的时候,不但我不相信,我们村里人都不相信。

  崔永元:他们说你在村里有一个绰号,叫牢骚大王。你不光不相信,还说了好多类似二人传那样的话是吧?是怎么想的当时?怎么说的?

  尹萍: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例子,我就不相信,好像不太可能。但是也有人说,也有可能,因为啥?现在政策好了,你看种地从古到今都没有说不交皇粮,纳国税了,到现在也不交粮了,也不纳税了,白种地,还能得到钱,也可能这个事情能实现,有这么说的。

  崔永元:你就是半信半疑,将信将疑。但是后来钱补助到你手里,你的想法彻底变了。

  尹萍:彻底变了。

  崔永元:这个房子是自己的还是给孩子盖的,留的?

  尹萍:确切地说是给孩子盖的,以前没有盖新房的时候有这么一件事儿深深触动我,那是2004年的时候吧,因为家里边经济条件不是太好,孩子很早就出去打工,过年了,孩子们都回来的时候,有一天吃完饭了,家里人都坐在炕上唠嗑,我儿子就躺在我腿上,我就用手摸着他的头说,嫌唠嗑,我说儿子,你也过年就18岁了,啥时候能给妈领回来个儿媳妇,我儿子小小年纪当时打了个咳声,说妈,现在就是有人跟我来,我都不敢往家领,就这么一句话,我就知道孩子心里是咋想的,然后我儿子就坐起来了,说妈,跟你商量点事儿呗,我说商量啥事儿,你跟我爸俩给我盖上一座新房子,然后媳妇的事儿我不用你操心,行不行。就这一句话,当时我眼泪就下来了,确实是,因为当时农村都很困难,特别是我家里边经济收入不是太多,盖房子的事儿只能说是一个梦想,然后儿子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感觉作为一个母亲,深深地自责,也感觉不配。

  崔永元:你家里有电视吗?

  尹萍:家里电视是有的。

  崔永元:那你观点都没转过来,盖房子娶媳妇都是他自己的事儿,18岁了。

  尹萍:因为当老人的都有这份责任,感到心里边挺愧疚的对儿女。不过从那个时候起,想盖新房就成了我们一家人的心愿和目标。

  崔永元:一直在想这件事儿。

  尹萍:特别想,盼望能盖上新房。

  崔永元:酝酿几年了?

  尹萍:到去年为止已经是三年吧。

  韩长赋:得攒钱,一点点攒钱。

  崔永元:你看现在这个心愿实现了,他的事儿办得怎么样了?

  尹萍:他的事儿也基本上差不多了。

  崔永元:现在房子解决了,电视有了,房子解决了,还有什么困难呢?

  尹萍:新房住进去了,应该说是一件最高兴的事情,但是我就感觉,受人施舍吧,受国家的救济,始终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我感觉我想代表广大的农民向省长,省委省政府提一点意见和希望。冒昧一点,我感觉看看省委省政府能不能设身处地真正为我们农民着想,能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问题,比如说以招商引资的形式,给我们引进一些项目,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财之道,让我们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让我们自己挣钱,自己能盖上新房,或者是能盖上小洋楼,到那个时候再也不用国家来救济我们,再也不用省长为我们操心。

  韩长赋:说得好。观念还是改变了,说得非常好。实际上政府有很多事情要做,最基本的,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所以说我想我们的农民能讲这样,我想一个,反映了我们吉林农民有志气,对生产发展、改善生活充满信心,另外也是敦促我们政府一方面要力所能及地为农民办实事。另外一方面要帮农民谋生财之道,我想这样的话咱们的生活就会改善得更好。

  崔永元:省长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您不忌讳说吉林是农业大省了,因为您的农民跟别的地方农民不一样,素质高,很多城市里的人可能也不一定有这样的素质,不喜欢施舍,喜欢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是吧?您还带来了什么?

  韩长赋:你认识吗?

  崔永元:认识,这谁不认识时候?这是搓澡用的。盖房子用的。

  韩长赋:农民东北一到秋天的时候就有所谓的扒炕抹墙,因为炕是土炕,必须扒开,疏通烟道,清除残渣,要不然冬天没法烧。另外墙因为是泥墙,下雨一淋,墙皮都掉下来了,土都掉下来了,里面的东西露出来了,所以就得每年抹,所以农民家里都有这个东西,现在她是砖瓦房了。

  崔永元:用不着了。

  尹萍:所以送给您了。

  崔永元:谢谢您。这是最珍贵的礼物,还有两年这就成文物了。我们今天请来了很多客人,有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柯炳生,欢迎您。有希森三和集团的董事长梁希森,欢迎你。有著名的演员,全国政协委员黄宏,欢迎你。省长,您是不是先考考他们,吉林农业大省,比如它有多少土地,能产多少粮食,在全国粮食体系中的比重,看能不能说出来,梁先生能说出来吗?全国每年产多少个玉米您知道吗?

  梁希森:这个事我可不知道。

  崔永元:柯校长知道吗?

  柯炳生:好像是两百亿公斤粮食,其中商品相二十多亿公斤是我国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崔永元:考黄宏老师就得简单,因为您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您告诉我们都什么算粮食?

  黄宏:五谷杂粮。

  崔永元:吉林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重要性和比重您知道吗?

  黄宏:我是东北人,我知道吉林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它农基地的比例占得可能是东三省最大的。

  崔永元:省长是不是有些具体的数字告诉我们?描述一下。

  韩长赋:吉林是我们国家人均占有粮食最高的省份,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人均八百斤粮食,这是咱们全国的水平,吉林是人均一吨粮食,就是全国人均超过一吨粮的就吉林一个省。

  崔永元:这是产粮是吗?平均到每个人能产出一吨粮食来。

  韩长赋:一吨,我们全国是平均一个人八百斤。我可以说这么个概念,就是全国商品粮,就是我们城里人吃的粮食,十斤当中有一斤是吉林提供的。吉林应该说这些年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保证全国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应该说是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当然我这有点自我表扬,我反映的实事求是。

  崔永元:这是实际情况,所以如果省长不抓农业,吉林不搞农业了,咱们玉米可能就得六百多块钱一斤。

  韩长赋:吉林应该说抓农业、重视农业、重视粮食,这是吉林省的责任。

  崔永元:这也不光是给吉林省抓,这是给全国抓。



  韩长赋:另外农业也是吉林的优势,我们通过发展粮食生产,发展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现在也是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像一说农业大省,可能说农民收入是最惨的,实际不是,去年2007年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是4140元,吉林是4190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块钱。吉林是人均肉类全国最高的省份,我们是平均每口人230斤肉,这是连续十年保持群众排第一位的。去年大家都知道,去年是猪肉价格上涨,而且是由于受到了疫病的灾害,所以猪肉市场供求紧张,价格上涨,去年吉林省出栏了2200万头猪,其中给国内市场提供了八百万头的活猪,还提供了四百万头猪肉的肉食加工品,所以说为全国的猪肉市场的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也做出了贡献。

  崔永元:我听到一个表述,不知道准确不准确,就是说吉林产的这个猪肉够全中国人吃半个月的。



  韩长赋:不够吃半个月,也够吃十天。要没有吉林这个贡献,猪肉应该七千多块钱一斤。

  崔永元:观察团三位成员,是不是听完了省长的谈话,听完了三位农民的经历,是不是有话要说?

  梁希森:韩省长我给你提,刚才我问了,吉林的农民再增收,种什么能增收?

  韩长赋:农民增收要多渠道,从农业内部来讲,确实要高产、优质、高效的作物,其实土豆也有高产、低产的问题,其它粮食作物也是这样,方才我讲的大米非常好,最好的大米包装非常精良,一公斤30多块钱,所以说种优质的稻米也可以增收,另外要有加工,这个加工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这个在座的,我举个例子,在座的丛林彪先生是人大代表,他是吉林长春皓月集团的,我也没给他算账,他可能自己算清楚,一头牛等于一头汽车。

  丛林彪:一头牛正常的牛就是七八千块钱的牛,经过精深加工之后,也能达到四五万块,也就是说从农场到餐桌,形成了一个精深加工的产业链,从良种养殖,从饲料加工,从屠宰到熟食,到牛的副产品,通过我刚才说的六道产业,加工完了之后,一头牛就相当于一台车的价值,四条腿是四个轮子,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现代农业。

  崔永元:柯校长您说这些理论应该让咱们农业大学的学生听听,这已经不是传统农业的那些概念了。

  柯炳生:更主要是如何付诸于实践,而不是怎么说,所有这些钱都是要当地政府买单的,而吉林省人均地方财政的收入,这个数我现在没有,但是我敢肯定,在全国比,绝对是中甚至还偏下的,跟沿海地区去是比不上的,大概属于中西部这个城市,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省财政拿出这么多钱来,我也是顺着刚才那位农民朋友提的问题,我写两个字。鱼和渔。

  韩长赋:受人以鱼,授人以渔。

  柯炳生:对,我想问韩省长的问题是,除了这个鱼之外,在这些方面您还有哪些想法?

  韩长赋: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要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的生活,最根本的还是要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财富,具体讲我们正在做四篇大的文章,第一篇就是提升我们的粮食生产能力,为农民增加收入。农民收入现在是种植业、养殖业也是一个基本的收入,现在增量比较大的是打工的收入,所以我们第一篇文章就是稳定地发展我们的粮食生产。第二篇文章就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大农业总产值的40%,所以这个比例在全国应该说是最高的几个省份之一。第三篇文章,就是农产品加工,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一定吃干榨尽,让它增值,拉长产业链。其实咱们今天谈农业大省的话题,实际上吉林不仅是个农业大省,吉林还是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在工业基础上是很好的,比如汽车。

  崔永元:长春一汽。

  韩长赋:第一汽车厂在长春,汽车我们去年已经生产到143万辆,第四篇文章,就是我说的,咱们方才也讨论过,就是发展劳务经济。所以发展劳务经济,去年我们农民收入当中,35.6%是农民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我们现在是4149块钱去年,农民收入,纯收入,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其中1490块钱是打工的工资收入,所以就是怎么样给农民多一点的这个渔,我想这是我们在农村工作中,应该说还是第一位的工作。做好这四篇大的文章,还有一条就是,推进城乡统筹,通过工业带动支持返璞农业的方式,也还是解决通过的一些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发展县经济,发展县经济,因为县是具有城乡结合部的特点,通过发展县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所以说柯校长提的是对的,这两个鱼、渔离不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是鱼和渔可以兼得。

  崔永元:黄宏委员是不是也谈谈自己的想法?

  黄宏:今天听了之后很受教育,实际我们对农村的生活不太了解,但是也是通过省长的介绍,也是想来了解一下生活,韩省长做了很好的两件事,比如说给农民送电视,包括盖房子,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我想问一下,这个电视它怎么统计谁家有谁家没有呢?

  韩长赋:你很关心,这些电视怎么能保证发到那些没电视的家庭手里,不被那些基层干部偏亲向友,我想你可能关心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民政系统,因为民政比较了解这些困难群众,通过民政系统把这些没有电视的户要在社区,就是在城市居委会,农村在村委会,要张榜公布,公布之后,设立公开电话,然后张家、李家谁家,什么情况,没电视,然后公布以后,大家都没有疑义,然后再发电视。

  黄宏:其实我觉得这个举动真是挺温暖的,我一看,其实握有一个建议,这个建议跟省长,其实拿钱也很困难,四千多万,五千多万,如果说省委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之后,搞一个社会这么一个倡导,因为现在城里有好多家庭电视是余付的,一搬进新房了,厚的全改薄的了,如果说全捐献出来,省委领导在中间做一个搭桥,我觉得就非常温暖了,这样咱也可以省那几千万,这样的话也可以把城里多余的送下去,也可以城乡搞一个,我觉得这个形式从吉林倡导,可以推广全国。

  崔永元:省长是不是不愿意,凭什么农民老看旧的?

  黄宏:不,就是能看。

  韩长赋:黄宏这个建议很好的,我想说,吉林省已经此前这样的捐献,城乡的这种帮扶工作一直在开展,所以说电视、棉衣,已经城里有很多更新换代的电视已经在此前下到农村去了。

  崔永元:这次是集中在最后解决一批。

  黄宏:还有第二个包括盖房子,盖房子也是那样,你看拿着那么多钱去,其实我觉得完全可以,比如在城里边,给这些房地产招商,同等条件之外,搞一个附加条件,就是你对临近的农民福利房,能保持多少平米的建设,我觉得这非常好,对他们来讲就是两间房子,两套房子就能挣回来,他们又有这个技术。

  柯炳生:这边盖玫瑰园,那边盖农民的房子。

  黄宏:对,好了。

  梁希森:我知道吉林,我们财政很可能也不是那么富裕的,拿出那么多钱来,为老百姓买电视,修房子,改造水的环境,你对农民,我是个农民,我还是个正牌农民,你为农民做那么些事,第一个,是为什么。

  韩长赋:我有一个农村的调查,也包括我们那些部门的调查,我们的一个基本的感觉和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我们给农民做的事情不是做多了,还是做得太少,无论是资助他盖房子也好,还是包括其它的事情也好,我们觉得农民可以说多年来为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做出了,可以说重大的贡献,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靠农产品剪刀差,靠农民的贡献,来支持建立我们的工业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实际上农民也还在做贡献,包括咱们讲到农民工,两亿多农民工在参与现代化建设,在参与城市建设,像我们的城里可以说看见东西,举目一望,看见东西,可以说许许多多的都是农民工参与建设的,所以我觉得米说为什么,我觉得作为人民政府一个基本的理念,还是创造条件,尽可能地为老百姓,特别是为农民多做一点事情,多办一点实事。

  崔永元:好,感谢韩长赋省长,咱们今天的谈话就要结束了,咱俩把收的东西都分一下,这个书是我的,这个是我的,这个是我的,这个是省长的。

  韩长赋:我觉得小崔提醒我,一个省很大,地区发展差距也很不平衡,所以这瓶水我带回去。

  梁希森:韩省长我再跟你说两句,通过咱吉林,通过韩省长的介绍,咱吉林,就是吉林省的农民有希望,有干劲,刚才我问你一句话,三五年以后,吉林绝对农民要变样,大变样。我说的真心话。

  韩长赋:我谢谢你的鼓励,努力。

  崔永元:东西还没分完,这两个照片,这是我的,这个照片,这是省长的。其实省长对农业特别有感情,他写词,自己写词,写了一首词也是说农业的,是不是在这个节目结束的时候,您能亲自给大家朗诵一下?

  崔永元:《沁园春?农村改革》。

  韩长赋:我估计你是从人民日报下载的,人民日报发表过。小岗村头,土地承包,石破天惊。看天南地北,春风到处,人欢马跃,妇孺躬耕,黄土成金,温饱得酬,钟声不灵政策灵。惜当年,不识权与利,空自三同。江淮再度先行,减负担万众齐欢腾,喜税费改革,一场革命,免税清费,简政精兵。多予少取,利归三农,与民一诺百金轻。莫等闲,鉴古往今来,惟有成功。

  崔永元:好,再次感谢韩长赋省长到小崔会客来作客。谢谢。

 
编辑:贺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