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节能减排:企业能否更积极 监管怎样更有力

  时间:2009-03-12 10:23    来源:人民日报     
 
 

   【百姓点题】

  为什么一些企业在节能降耗上积极性不高?为什么一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总能死灰复燃?什么时候我们能经常拥有清澈的蓝天?我们该为子孙后代留下怎样的生存环境?一连串有关节能减排的问题,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支持和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这些表述在代表委员中引起了共鸣。

  企业能否更积极?

  重责任 看长远

  【百姓故事】

  张先生在安徽马钢已经干了20多年。过去,马钢炼钢平炉所排放的烟尘污染严重,可谓“天上是黄龙,地上是黄尘”。企业上马节能减排项目后,环境美了,废渣还成了再利用的资源,“看着企业效益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心里真高兴!”

  “节能减排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一谈到节能减排,推进环保,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华炜代表的话匣子便关不住了:“为什么有些企业不愿意进行节能减排的投入?说到底,是一个利益问题!”

  华炜认为,节能减排项目的特点往往是初期投资比较大,成本收回时间比较长,因此有些企业就会犯目光短浅的错误,不愿意投资。在这些企业眼里,扩大规模要比节能减排重要得多。

  “高能耗的项目,往往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高能耗的企业,因粗放经营,抗风险能力差,很快被淘汰。”安徽合肥市市长吴存荣代表说:“对于企业而言,重视自身的责任,积极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节能减排是一个阳光产业,算总账是节约成本,而不是增加成本。”

  监管怎样更有力?

  指标硬 措施实

  【百姓故事】

  渔民老张等人养的鱼因为水源污染全部死了,损失很大,罪魁祸首是当地一家酒精企业,“他们的污水处理设施长期闲置,红棕色和黑色的污水直排到水池附近的农田中。政府来人他们就摆样子,我们有苦说不出!”

  “节能减排首先要地方领导认识到位,要不就成了软指标,流于形式。”吴存荣说,“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能纯粹以经济增长等内容作为考核标准,也要把节能减排效果纳入考核,进行制度化保障。”

  吉林省吉林市市委副书记石国祥代表建议:“政府推动节能减排,举措一定要‘硬’要‘实’,还必须加强监管。通过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价格体系建设,修订出台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排污的加大处罚力度。一些小企业之所以敢跟政府‘打游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的监管乏力。”

  吴存荣认为,“硬措施”还包括对企业的扶持,如果仅由企业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对政府部门而言,既要大力宣传,明确企业作为节能减排主体的责任和节能减排带来的长期收益;也要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对建设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的企业给予财政税收政策支持;此外,还得对一些中小企业集中规划,进入工业园区,统一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

  全民如何来参与?

  “拘小节” 领时尚

  【百姓故事】

  北京市民任女士是宣传节能环保志愿者,她注意到医院里的病人和家属不太注意节约用水。“那水开着哗哗地流,真让人心疼!越是公共场合,越能看出一个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代表认为:“城市当以环境论输赢。”其中公民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节能减排需要全民参与。随手关灯,淘米水浇花,小脸盆洗脸,这些小事都是节能。公众节能环保,就要‘拘小节’。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对于形成社会氛围、规范企业行为和严肃政府监管都是有力保证”。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委员非常赞成全民参与的观点,他认为,搞好节能减排涉及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去国外一个处理回收塑料垃圾的工厂参观,工人把废旧的塑料瓶等回收送进生产线,出来的是塑料纤维制作的西服和领带。要引进这种高级的回收垃圾加工厂,最大的难题就在群众能否参与。如果老百姓不参与,即便引进了专业设备,回收资源的成本也很高。”

  郑新立建议,政府在继续加大宣传工作的同时,可以定期组织全国性的节能减排公民活动,让节能减排的时尚流行起来。同时鼓励企业针对全民环保用品加大研发力度,并由政府进行补贴,让环保产品用得好、用得起。(记者 朱磊 何民捷 邓圩)

 

 
编辑:杨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