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时政-中国载人航天梦圆金秋-宇航员揭秘
宇航员揭秘


 

杨利伟的心理教练谈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练就
 
 
  来源:      日期:2003-11-20 16:02

 

    2003年10月16日6时,“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遨游21小时后,自行步出安然着陆的“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圆满成功。他那胜利的“V”字手势、自信的微笑,以完美的“航天英雄”形象永远定格在世人的记忆中。航天医学监测显示:杨利伟乘飞船在太空高速飞行的整个21个小时中,心率基本保持在75
—85次/分。飞船临发射前1分钟,心率也只有76次/分。在遨游太空、万众瞩目、又不能百分之百排除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他神态从容,还能平静入睡……人们不禁发问: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怎么来的?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员大队心理教练、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芳。


    刘芳首先为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神舟五号”发射前夕,刘芳给杨利伟做了个小试验:“你看着我的眼睛,5分钟内不能咽唾沫。”杨利伟试了试说道:“ 刘老师,你没提到唾沫之前,我还没感觉有唾沫,现在反倒有唾沫要咽了。”由此,刘芳启发杨利伟:这个现象说明,当我们把心理能力集中投向担心的某种结果时,反而事与愿违。于是对他“面授机宜”一番,杨利伟的心理状态很快调适到了最佳状态。10月14日晚上,杨利伟在接到正式通知第二天由他执行航天任务的时候,非常平静。晚上8点准时入睡,第二天凌晨还是医保医生把他叫醒的。


    心理训练在美、俄的载人航天中早已得到应用,并成为一门体系完整的航天心理学。航天员在太空将面临失重环境下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乃至生与死的极度考验,因此必须有超强的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心理状态必须十分稳定,才能执行任务。在刘芳和同事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航天员先后学习了《心理健康知识系列讲座》,进行了包括心理放松、强化自信、强化记忆、心理相容性等一系列训练课目。以上提到的这一个小故事只是刘芳为杨利伟所做的若干心理训练中的其中一项。


    “心理调适和训练永远都只能是辅助手段,杨利伟在太空的良好心理素质表现首先取决于他过硬的体质和扎实的基本功。”作为杨利伟的心理教练,刘芳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准确的“定位”。航天员是从初选后的1500多名飞行员中层层遴选出来的,身体素质可谓亿万之中选其一。在5年的训练当中,他们又通过超负荷的训练一次次向生理极限发起挑战,以适应太空环境。同时,太空飞行对航天员的知识面与知识层次要求比较高,基础理论训练课有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星空识别、高等数学、力学、英语、自动控制理论等13门课程。面对这些内容深奥的知识,杨利伟知难而进,抓紧点滴时间刻苦学习。到飞天之前,杨利伟对飞船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已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座舱里的所有仪器、电门他都一清二楚。他自信地说:就是遇到特殊情况,我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仅此,杨利伟在首飞中有上佳的心理表现,自在情理之中。


    最后,刘芳对杨利伟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进行了一次“综合评析”:杨利伟以“任务为中心”的职业动机明确,很少考虑个人名利,一切为了完成任务,能一心一意地进行飞船操作。他的思维深刻,记忆准确,感知敏捷。在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他获得两个99分、三个100分的好成绩。他勇敢、果断,坚持性好,不易受外界干扰。“在心理学角度上更值一提的是,杨利伟的自我认知出众,对自己认识非常全面、客观,心态平正;对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认识也很清楚,知己知彼,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这一点保证了杨利伟能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最终出色地完成了首飞航天任务。”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