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事 记前贤——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访旅日老侨胞

  时间:2006-09-25 11:23    来源:     
 
 

 

 
  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记者在日本拜访了几位当年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活动的同盟会会员的后代。

  在东京,记者访问了现住杉并区的老侨胞杨永康。他对往事记得清清楚楚。他的父亲杨寿彭是同盟会会员,后来还担任过国民党神户支部副支部长、中华革命党神户交通部长,并且是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一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

  杨永康说,他父亲从同盟会到北伐,为革命事业筹款和运军火,做了很多工作。1916年1月26日,孙中山给杨寿彭的一封信中写道:“汇来捐款3,000元已由财政部收讫。”1920年10月,孙中山写信对杨寿彭等捐募军饷表示嘉奖说:“各位同志热心桑梓,踊跃输将,解囊者之慷慨与劝募者之勤劳,两臻其美,可感可佩。”北伐后,几经沧桑,杨寿彭的壮志未减。在抗日战争极其艰难的岁月里,他写下了两句话来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

  生平不务名,已把浮云看富贵。

  心正何妨拙,满怀心事托梅花。

  杨永康告诉记者,他已经接到邀请,将回祖国参加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活动。他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意义,认为“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非常有远见的”。他说:“中国人要争口气,要实干,使国家富强起来。”

  一天傍晚,记者应邀到老同盟会会员王敬祥的长孙——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副理事长王柏林家里作客,同王先生一直谈到深夜。辛亥革命时,他祖父王敬祥是神户华商统一联合会会长,和孙中山来往很密切,他父亲的名字王重山就是孙中山给起的。他说:“孙中山先生常请我祖父回国,商谈革命事宜。当时神户的华侨对祖国的命运都十分关心,热心捐款资助,杨寿彭先生和我祖父的捐款尤其多。”

  第二天,王先生把他家珍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资料拿给记者看。“委任王敬祥为神户、大阪支部长  此状                      中华革命党总理  孙文”——这是1915年2月11日颁发的一张委任状。1912年1月31日孙中山写信给王敬祥,赞扬他“急公好义”“协力筹助”。在孙中山身边工作的刘佐成1912年12月8日给王敬祥的信中写道:“兄为吾省华侨巨臂,热心国事,尤为各侨所莫及,万望汇巨款来闽,以济燃眉。”王敬祥不仅热心筹款,而且在临时政府成立以后还向孙中山提出过许多建议。他在《救时刍论》、《爱国丛谈》中建议孙中山对资财用途严加管理,严防贪污腐化,徇私舞弊,要建法制,兴实业,立精神,树道德,“彻达共和之目的”。那一页页发黄的信纸,那苍劲有力的墨迹,记录下一位侨胞期望当时灾难深重的祖国能够繁荣强盛的迫切心情。

  在神户,记者还访问了一位华侨老人陈根霖。他热情地请记者观看一张大幅照片,那是1913年孙中山访问神户华侨同文学校时的留影。前排的学生单腿跪地,右手持枪,后排的学生站着。孙中山就站在正中间。陈先生指着这张珍贵的照片,自豪地说:“我当年就是这所学校的武装护卫队员。”1924年,也就是孙中山最后一次来神户的时候,他正是这个学校三年级的学生。那次他曾荷枪护送过孙中山。现在,陈根霖是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他父亲早年在大阪经商,也曾经资助过辛亥革命。他回忆起幼年的往事说:“有一次,父亲带我从长崎去上海,和孙中山先生同乘一条船。记得那是日本东洋汽船公司的船,叫太阳丸。船到上海时,当地民众鸣鞭炮热烈欢迎孙中山先生。”陈根霖感慨地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有伟大意义的,要让下一代人知道这一点。中国人不论是在哪里的,都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我们华侨都希望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并要为此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赵毅)(原载于1981.10.11《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网)

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