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老人谈辛亥(九) :在川杀端方 回师援武汉

  时间:2006-09-22 11:15    来源:     
 
 


 
    
在川杀端方 回师援武汉
 
范志鹏

  我十六岁考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办的新军,当了一年学兵,结业后分配到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二营左队当正兵。一九一一年夏季,四川闹起铁路风潮。满清政府为了镇压四川“保路”斗争,调派端方为川汉铁路钦差大臣,率领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全标与第三十二标一营,约两千人入川,进行镇压。

  我们在黄鹤楼江边乘铁驳船到沙市,乘木船到宜昌,穿三峡峡谷步行入川,虽然离开了湖北,我们与革命党总部仍然保持联系。当离开重庆转往成都时,陆续不断传来武昌起义的消息。只是端方为了防止我们“闹事”,扣压了我们私人信件,有些情况还不十分清楚。到到部队到达资中,武昌首义成功的确切消息才得到证实。于是全体革命党人决定部队停止前进,并急速反鄂支援武昌革命。

  这时,四川的革命斗争正风起云涌,为了表明对革命的态度,消除四川各革命力量的猜疑,革命党人意识到,非将端方杀掉,不足以摆脱当时的困境。为什么各革命力量对我们由鄂入川的“新军”产生猜疑呢?这是有段历史根源的。清朝末年,在全国办了三十六镇的(相当于现在的师)新军,每年秋季演习,湖北新军的成绩总是最好,号称“飞虎军”。新兵入伍考试比较严格。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参加新军成了知识青年最大的出路。教官多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充任。,张之洞在湖北办新军,为的是加强统治力量,不料,留目学生大多数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加以知识青年极易接受革命思想,所以,这两部分人在新军中一拍即合,反而成了满清王朝的心腹大患。四川铁路风潮一起,清廷又点名指调湖北新军两标入川,原意既可镇压四川革命,又能拆散湖北革命力量,一箭双雕。四川革命党人,只知道我们是张之洞精心培育的“新军”精锐,就把我们看成清廷的看家鹰犬,是镇压起义的刽子手,因而有意要消灭我们。当我们决定部队停止前进后,立即以陈镇藩为首领召集革命党人开会商议,会后马上行动。

  这天是十月初三,黄昏时刻,首先是第三十一标一营的士兵,闯进资中县天后宫端方的驻所。端方一见、吓得面如死灰,浑身发抖。嘴唇颤动地问:“你们是不是要饷?”

        士兵怒吼地回答:“要饷!”

        端方赶紧说:“钱汇到了自流井,马上就到了,你们快回去吧!”

        还要你的命!”这一声霹雳吓得端方呆若木鸡。几个士兵一起上前,把端方架到院里,只见手起一刀,端方人头落地,同时,端方的弟弟端锦,也被杀掉。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无不拍手称快。但也吓坏了一些胆小鬼,以及平时对革命观望不前的人。如三十一标标统(团长)曾广大,各营的管带(营长)、队官(连长)等,一夜间都悄悄溜走。第二天一早,大家推举一营督队官(副营长)为标统。经重庆、万县、宜昌回师武汉。
    辛亥年年底,我们这两标被改编为教导团。陈镇藩为团长,全团官兵都受到提升。由于我年少时就酷爱养蜂,回汉不久,就请长假回家养蜂了。


(来源:湖北电视台网站)

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