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的发展——辛亥革命文谈之五

  时间:2006-09-27 10:25    来源:     
 
 


 
  在辛亥革命的文艺斗争中,还非常突出的运用了“人物传记”的表现形式,通过人物的介绍与论评,获得了很大的宣传效果。我们不能忽视当时文史工作者在这一方面投入的巨大劳动。用历史教育了人民,宣传了革命。

  当时的作家们,在各种“白话报”上,编写的白话传记有:《黄帝传》、《孔子传》、《中国革命家陈涉传》、《中国排外大英雄郑成功传》等,用浅近文言写的《中国大侠张子房传》、《为种流血文天祥传》、《木兰传》等等,都是宣传民族革命、爱国主义和武装起义的。

  很多文言传记,是采用“史传”的传统形式。取材最多的,是明末清初和宋元之际的一些史实。因为这两个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是能更密切的和革命运动联系起来的。黄节的《黄史列传》,全稿就有一百八十篇之多。发表在《国粹学报》上,就有郑思肖、谢翱、张煌言、廖燕、邝露、陈子壮等不下二十篇。陈去病《明遗民录》,发表的也有刘继庄、颜习斋、申凫盟等约三十篇。予向《遗民传》,写了梅花古衲(即画家渐江)等。章太炎、田北湖等也都有所作。这还只是就登载最多的一个刊物说。这些传记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分别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鞭挞清统治者,宣传革命。

  妇女刊物上也发表了不少传记,如《女子世界》,就刊有潘小璜《中国女剑侠红线聂隐娘传》、亚庐《女雄谈屑》、大我《女魂》等篇。咀雪庐主人更写了专册《祖国女界伟人传》(1906),使“知祖国女界素多伟人”,不必只“醉心苏菲(亚),稽首罗兰(夫人)”。后来他还续编了《祖国女界文豪谱》(1909),书前有插图三十六幅。

  又出版了一些单行册子。如《郑成功传》、《台湾开创郑成功》,是属于历史范围的。如《邹容》、《沈荩》、《吴樾》、《秋瑾》、《徐锡麟》、《孙逸仙》,是属于当时革命范围的。如《西太后》、《清秘史》等,目的却在于揭露清统治者的丑恶。

  还有些关于民族历史的专著,如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陶成章《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陈春生《满清二百年来失地记》、恨海《亡国惨记》等。采取笔记、随笔形式述录的,如《澄心楼史界拾遗录》、《龙禅室摭剩》、《汉遗史谈屑》、《窗鸡话剩》、《涓涓谈》、《双梧轩笔记》。无论篇幅长短,史实文辞,都很能吸引读者,并激发读者的革命热情。这也都是与传记有关的。至于译述有关的外国传记,数量也很多。

  总之,传记文学的发展,在当时,几乎成为绝大多数革命刊物不可缺少的部门。采用这样文学形式来宣传革命,也正适应了民族革命和爱国主义宣传工作的需要。即使在某些篇章里,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问题,如强调费贞娥、霍夫人,骂李自成为“贼”等等,但整体的说来,这种文学形式能得到发展的机会,对革命发挥作用,不能不说是辛亥革命文艺阵线方面的一种突出成就。(阿英) (原载于1961.11.10《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网)

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