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要 闻  动 态 重要言论 各方反应  分析评论  新机遇  人员往来  “三通”  产业合作  金融合作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首页-专题-交流-促两岸交流大发展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三通”-动态
 
去异求同 两岸邮政人士呼吁全面直接通邮
 
 
  来源: 中国台湾网      日期: 2008-09-04 08:11

 

  中国台湾网9月4日北京消息 刚刚在京结束的第八届两岸邮政发展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通信学会委员会和台湾邮政协会的业界人士、专家等就两岸邮政改革、邮务类业务的发展、邮政速递物流领域的合作以及两岸邮政金融业务等进行了专题报告与讨论。两岸邮政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希望两岸能够早日实现全面、直接的通邮,使其更好的为两岸同胞的邮政业务服务。

  自1979年以来,大陆开始受理寄往台湾的平常和挂号函件业务,海峡两岸通邮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随着两岸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两岸经济往来和人员交流的愈加频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更加迫切。尤其是两岸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开通,使得早日发展集三流于一体的两岸邮政业务的呼声越来越高。

  现阶段,两岸的邮政互办业务还比较单一,还仅限于平常及挂号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印刷品专袋。以小型包裹快递、大型集装箱运输等为代表的物流邮政业务目前还需经第三方进行周转。不能实行全面、直接通邮,使得两岸邮政市场无论从运输时效、运输成本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早日实现全面、直接的通邮不仅成为两岸邮政业界人士的共同呼吁,更加成为两岸同胞的迫切需求。

  “去异求同,互相沟通,为两岸未来的邮政发展共同努力。”这是台湾邮政协会董事长黄书健先生此行最想表达的。从1994年以来,两岸邮政组织先后举办过7次研讨会,分别从两岸邮政技术和业务等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研讨。面对目前这种必须经第三方周转的形式,黄书健坦言台湾邮政市场的发展竞争力受到了很大影响。现在两岸邮政的全面合作在技术和业务领域上的实现已经不存在问题,黄书健非常期待两岸邮政业务的早日合作。他非常看好发展两岸邮政的互通,并且相信两岸邮政所提供的邮务及物流服务将为两岸同胞提供最可靠、最安全的服务。

  对于这种时效性的滞后,来自台湾邮政协会的曾锦雄先生也表示了同样的呼吁。曾锦雄表示,因两岸未办理快捷邮件、小包裹等业务,使得民众认为无法交寄具有时效性的商业文件或物品,感觉不方便。由于双方互换的邮件必须要经过第三方周转,两岸的邮件处理中心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业务沟通等,使两岸信件的传递时间、作业流程以及运输成本等受到很大影响。曾锦雄提议,两岸邮政能尽快开办快捷邮件小包裹业务,以应对市场需要。他强调,这不仅是加强两岸邮政讯息的传递,邮政技术的相互学习,更是使两岸同胞共享其利,共享其惠的好事。

  面对两岸邮政物流市场的广阔前景,来自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的马占红就两岸急需加强合作,共拓市场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强调指出,目前大陆与台湾快递市场的需求旺盛与双方基本没有进入双方合作的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两岸邮政双方都具备着庞大的网络优势以及品牌优势,他希望两岸邮政应尽早合作发展,共同开拓两岸的快递市场,早日确立在此市场中的优势地位。(陈宁) 

 
编辑: 陈宁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