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要 闻  动 态 重要言论 各方反应  分析评论  新机遇  人员往来  “三通”  产业合作  金融合作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首页-专题-交流-促两岸交流大发展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动态
 
中国投洽会:海峡两岸金融业合作有望全面提速
 
 
  来源: 新华社      日期: 2008-09-12 09:28

 

  随着两岸间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两岸金融合作滞后愈发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记者在此间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上了解到,在海峡两岸形势发生积极变化,一系列交流新举措相继出台的背景下,两岸金融业合作将获实质性进展,银行、保险以及证券等领域合作有望进一步提速。

  麦肯锡的有关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台湾银行业的过度拥挤已经损害了银行业整体的行业利润率和经营效率,向台湾以外地区特别是大陆扩展应是台湾银行业进一步发展较为理想的选择。

  事实上,在两岸金融业合作方面,福建一直充当"前沿平台"。据了解,2007年福建省出台的《"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银行机构在闽设立代表处,同时鼓励台湾的银行、企业、财团参股福建商业银行、财务公司;鼓励成立闽台合资保险公司和合资证券公司;鼓励台湾投资基金来闽开展创业投资业务。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对于如何加强闽台银行业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1、福建省应立足海西实际,借鉴天津滨海新区经验,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扶持,努力形成政策先发优势。

  2、争取在海西设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试验区内衽一系列特殊的金融政策,如降低试验区内金融机构设立门槛,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到试验区设立各类经营机构等。

  3、探索建立专门面向台湾地区的离岸金融中心。利用离岸金融中心在金融管制、税收等政策方面的优惠,吸引国内更多金融机构向海西聚集。通过离岸在岸互动,进一步密切海西银行业与台湾金融同业的业务合作,比如开展直接通汇、相互授信等。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治超认为,两岸保险业应搭建民间互动的制度化平台,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交流组织化和制度化。业界可以探索两岸保险区域化合作的有效途径,探索在类似于CEPA框架下更紧密合作的关系,比如两岸异地核赔机制。此外,两岸业界应该加强技术交流,在巨灾保险、快速理赔、健康保险等领域加强业务交流。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闽台金融业界可以建立联盟关系进行证券业开拓,比如台湾企业与福建企业之间并购重组的业务合作、两地企业到香港或其他资本市场上市的合作等。两地还可以合作进行证券产品开发,闽台合作后的证券市场可以摆脱A股市场和台湾市场的局限,设计开发全球性的理财产品。其次,闽台业界还可以进行股权投资的合作,比如台湾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可以参股福建省内的证券公司。(完) 

 
编辑: 李桂英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