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要 闻  动 态 重要言论 各方反应  分析评论  新机遇  人员往来  “三通”  产业合作  金融合作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首页-专题-交流-促两岸交流大发展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动态
 
大陆接连推出惠台举措 台媒认为背后可解读甚多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日期: 2008-09-09 10:15

 

 

--------------------------------------------------------------------------------

2008年09月09日 09:43 来源:  发表评论

  继国台办主任王毅7日在厦门宣示五项促进两岸交往新举措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又表示,愿推动有实力企业参与岛内“十二项建设”,8日台股大涨,台湾舆论高度关注,普遍认为连番惠台举动有利台湾。

  姜增伟8日表示,两岸应努力构建经贸合作的制度平台,实现两岸经贸的进一步融合。台湾和大陆在这方面有共识,制度性安排可以类似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合作形式,希望可以借鉴CEPA的经验,让台湾同胞享受更优惠的待遇,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倘若如此,两岸同胞必将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早受其惠。

  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解读认为,在“两岸经贸与合作发展论坛”上,商务部针对马英九上台后的新形势,再提出新看法。这也是继国台办主任王毅表明,将推动陆资参与台湾建设后,大陆再度表态支持台湾“拼经济”。

  报道引述南开大学台研所所长曹小衡说,台湾在东亚经济圈地位有边缘化危险,“两岸尽速签订类似CEPA的协议,对台湾经济最有利”。

  曹小衡指出,两岸经贸关系有四个障碍应扫除,第一,两岸经贸交往应更快;其次,两岸应加快经贸合作制度性安排,尽快实现三通;其三,两岸经贸失衡应解决;其四,台湾目前在东亚经济圈地位有边缘化危险。

  台湾《经济日报》的报道解读说,姜增伟指出,两岸推动经贸正常化之外应建立制度性安排,可以类似港澳和大陆签署的CEPA,大陆希望借镜这个“最快的经验”,让台湾民众可以尽快享受更优惠的待遇,更好的发展机会。

  该报道说,这是大陆官方在马英九团队上任后,首度对外公开提出两岸应建立类似港澳CEPA的制度性安排,以回应马萧竞选时提出的“两岸共同市场”概念。

  国台办主任王毅7日发表最新对台说法及政策全面回应台湾方面提出的各种疑虑。《中国时报》特稿说,显然,王毅谈话不仅针对“海西区”。大陆提出五项加快两岸人员往来的新措施其实只是“小菜”,更重要的是,他全面阐述所有对台的最重大议题,提出大陆的主张及态度,且具体回应了几乎所有台湾关切的话题。

  王毅用了一句新语概括大陆思路,并搬出一九九二年中共最大规模一次对台工作会议的定调“对台经济同等优先,适当放宽”,表明其政策仍具连贯性。而在台商及台湾最关切的金融合作话题上,过去,台湾曾一度认为此事涉“主权”,大陆不愿碰触,但王毅的谈话,显然表明加快建立协商的意愿。

  该文章说,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及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是马、萧执政后一再提出的远景。王毅谈话显示,大陆并不把这些台湾提出的关键政策“束之高阁”。

 
编辑: 李桂英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