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庆祝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营
中国台湾网 | 频道首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报道   | 聚    焦  | 青藏铁路概况 | 科技之光  | 环境保护 | 两岸记者青藏行
青藏铁路答疑手册  |   了解青藏新窗口    |  玩家游青藏  |   雪域风光  |   青藏铁路效益  |   各方评论  |   图看青藏
 
冻土攻关就像治病“CT”“皮试”一个不少
 
 
  来源:      日期:2006-06-16 09:42

 

    新华社兰州6月14日电(陈俊、王鲁林)能否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首先要看冻土区工程的效果。中国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的科技人员在攻克青藏铁路冻土难关中,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既做“CT”,又做“皮试”。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冉理说:“要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就必须实现冻土区工程设计理念的创新。”这集中体现在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设计思想的“三大转变”上:即对冻土环境分析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充分考虑气温升高对将来冻土工程的不良影响;对冻土保护由被动保温转变为主动降温,克服了传统上采用被动保温工程措施的弊端,广泛采用主动降温的工程措施;对冻土治理由单一措施转变为综合治理,结合气温变化、水文条件以及工程结构性要求等,灵活运用不同措施加以解决。而实现这些转变,精确的数据资料尤为重要。

    在青藏铁路开工建设前,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组织实施了对青藏铁路沿线有史以来最大密度的“诊断”工作。 2001年10月,绘制完成了我国第一张青藏铁路冻土区的 “CT”照片即地温分布图,青藏铁路冻土区被揭开了神秘面纱,为针对不同冻土问题对症下药提供了坚实基础。这张特殊的“CT”照片,以地质钻探21万米、土工化验6万组、地温观测孔近千个、综合物探剖面400公里的数据为依据,综合考虑地温、含冰量、岩土性质及地形、地貌、水文等因素,对冻土进行了归类分析,准确地反映了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大量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勘察暂行规定》和《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

    2001年8月至10月,在冻土区工程全面展开前,青藏铁路5个各有特点的冻土区工程试验段进行了先期试点,这相当于给550公里的冻土区进行多次局部冻土措施的 “皮试”,以验证实际效果,提出完善的对策。在科研、设计和高校200多名科研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下,取得了大批科研数据和阶段性成果。

  青藏铁路进入冻土攻坚施工后,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往返奔波于千里冻土区,为成功解决冻土问题提供指导。他们针对冻土的实际特点,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灵活运用多种冻土工程措施,使得青藏铁路成为人类冻土工程中措施最全、效果最佳的典范。这里有片石气冷路堤、片石护坡路堤、通风管路堤、路基保温材料、热棒路基以及以桥代路等举措,青藏铁路因此成为人类冻土区工程措施最高水平的博览会。在铁路之下的冻土不仅没有因工程而受到影响,相反较以往冻得更结实。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后,列车将以100公里的时速穿越冻土区,把世界冻土铁路的最高运行速度纪录提高40%以上。(完)

来源:青藏铁路网

编辑:weim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