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澳门日报:中国海地赈灾展大国风范
 
 
来源:中新网      日期:2010-01-18 11:33

 

  《澳门日报》1月15日文章,海地地震后,中国政府快速反应,各项行动赶在许多国家前面,彰显了中国积极实践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文章同时也指出,两岸救援人员海外携手救灾,同为中国人增光。

  1月13日,队员在首都机场集结准备出发。当日,由50名队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集结,准备奔赴海地地震灾区救援。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文章摘录如下:

  海地附近的北美板块与加勒比板块的互相挤压,造成一场七级大地震,使这个加勒比海岛国遭受空前浩劫。由于灾情过于严重,死亡人数一时难以统计。倘若如此,那海地造成的人命损失比四川汶川大地震还要多,估计灾民达三百万,占全国九百万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首都太子港,到处是颓垣败瓦,哀鸿遍野,许多伤者在等待救治,露宿者不计其数,亟待救济。

  电力和通讯中断,连总统府这个行政中枢都倒塌了,救灾指挥之艰难,可以想象。对于这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国家来说,国际救援,急如星火。时间就是生命,埋在瓦砾下的许多民众等待着救星的到来;大量尸骸的处理,众多灾民的食住、防止灾区爆发疫症,更是急不容缓。

  参与对海地的国际救援,中国是反应最快的国家之一。当地震在北京时间13日上午5时左右发生,并传出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的信息后,上午11时半,中国国家地震救援队便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安排组织,12时半正式接到出动命令,立即预案,进行人员集结、物资准备、药品准备。

  下午2时半队伍出发,4时以前赶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晚上8时半,救援队的专机便启航飞赴海地,仅仅9个小时,国家地震救援队从接到紧急命令到组成包括国家地震局专家、工兵分队、医疗分队等在内的救援队整装出发,行动时间迅速,赶在许多国家的前面,彰显了中国积极实践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经过20个小时的航程后,共有50人的中国救援队将携同装备和物资,在海地展开救援工作。这支队伍曾到多个国家参与过救援工作,有丰富的经验,遵照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的指示,身负中国人民的重托,相信他们一定能为海地救灾作出应有的贡献。

  除了派出救援队和运去首批物资、药品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地震当天已决定向海地提供100万美元的国际人道主义紧急援款。面对海地的严重灾情,中国很可能采取更多救灾行动。

 
编辑: 徐维彬    
  查看/发表评论
 
  友情链接 外交部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台办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中国侨网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 中国侨联 中华海外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