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张冠华:2009年两岸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深化与发展
 
 
来源:中国台湾网      日期:2010-01-06 15:13

 

 

张冠华(新华网资料图片)

 

  中国台湾网1月6日北京消息 著名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张冠华今日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指出,2009年两岸关系沿着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断地深化与发展,希望2010年两岸关系在此基础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惠台措施效应积极 两岸经贸互惠双赢

  张冠华表示,2009年以来,大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两岸经贸发展的积极举措,包括大规模的赴台采购,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等等,对两岸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尤其是促进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首先,2009年大陆对台采购全年金额超过140亿美元。对台湾的经济拉动,尤其是出口拉动成效相当明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09年上半年两岸经贸交流进入了一个低谷,但是,经过大陆采取积极措施,以及对大陆扩大内需的效应,帮助台湾对大陆出口在9月份率先恢复增长,推动了台湾经济下半年逐渐止跌企稳。其次,2009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达到60万人次,给台湾带动的直接效应就达170亿元左右。

  张冠华表示,这些积极措施,对于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帮助台湾经济走出谷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两会协商大放异彩 历史性突破意义重大

  2009年12月22日,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在台中举行,两岸双方共同签署了三项协议达成一项共识。

  张冠华表示,两岸自2008年6月第一次会谈至今,已签署了12项协议和达成1项共识。如果说2008年的两会协商恢复和实现制度化具有历史性意义,那么2009年的两次会谈是一个深化的过程:一方面,两会协商实现常态化,协商议题不断深化并朝专业化发展,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的主要平台。另一方面,两会商谈并取得重要成果,本身就是两岸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有利态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意义重大。

  第五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将有望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协商。对此,张冠华认为,两岸若能够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两岸经济来说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指出,ECFA是综合性、全面性的协议,将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全面正常化和自由化进程,其中有关部分产品及产业的“早期收获”内容,对于两岸尤其是台湾的相关产业将发挥直接积极影响。从长远来看,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对于推动两岸贸易、投资、经济合作、产业合作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促进两岸经济关系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将产生深远影响。

  交流往来活跃热络 和平发展进一步深化

  在提及2009年两岸各项交流活动时,张冠华表示,2009年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按照“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原则,大力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使得两岸经贸和文化交流表现得非常活跃和热络,形成了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的局面,对于改善两岸关系气氛,增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发挥了积极影响,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将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态势的不断深化。

  展望2010年的两岸发展态势,张冠华认为,经贸方面,按照第四次两岸两会协商达成的共识,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望实现,两岸金融合作会取得新的实质突破,为两岸经济合作增添新的亮点,并带动两岸服务业合作势头的加快,两岸经济关系将加快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方向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也将是2010年重头戏,可望在2009年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

  张冠华最后表示,2009年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经济关系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对于两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加两岸共同利益产生了重要积极影响;希望2010年两岸经济关系在国际经济将发生深刻变化、两岸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等有利形势下,加快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步伐,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不断深化。(记者 高斯斯)

 
编辑: 杨永青    
  查看/发表评论
 
  友情链接 外交部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台办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中国侨网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 中国侨联 中华海外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