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字号:
2009年9月21日国新办就中国农业60年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

  时间:2009-09-21 13:30    来源:中国网     
 
 

  主持人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先生出席我们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有关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请孙部长做个介绍。

  2009-09-21 09:29:50

  孙政才: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刚才郭主任说让我用很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下新中国成立60年农业农村的变化,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60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农村经济涉及面很广,面对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很多,60年的跨度又很大。有的时候我想,感受这个问题我们最好是到农村听基层干部讲,听农民朋友讲,到农村实地去感受。我们也可以到我们所在城市的超市去,去看看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我们可以感受更直接、更深入。我们也可以看到,“但愿苍生俱饱暖”这一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新中国我们实现了。

  2009-09-21 09:52:59

  孙政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9-09-21 09:54:59

  孙政才:
  简单讲,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六个历史性跨越:一是农产品供给方面,我们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大家都知道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饭问题。二是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实现了农业发展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性跨越。三是在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实现了农村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四是农民收入方面,大家的感受很深,我们实现了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五是农村体制机制方面,实现了农村经济制度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六是城乡关系方面,这一直是我们发展全局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向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历史性跨越。此外,农业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

  2009-09-21 09:55:37

  孙政才: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到现在为止中央连续出台了6个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推动下,当前“三农”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今年以来,尽管我们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等不利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大家都知道夏季粮油喜获丰收,农业各行业协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09-09-21 09:57:20

  孙政才:
  我们经常讲“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不仅带来了“三农”工作的历史性跨越,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重大意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对各种挑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增加农村消费和扩大内需创造了重要条件;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的改革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历史性贡献,提供了宝贵经验;农村的安定和谐,为实现全国长治久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9-09-21 09:59:10

  孙政才:
  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也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2009-09-21 10:00:59

  孙政才:
  60年发展,成就巨大,但是我始终认为着眼长远还是任重道远。有几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要始终清醒地看到: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业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最需要统筹。所以新时期要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做到两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重要支撑。

  2009-09-21 10:01:44

  孙政才:
  最后我特别想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我要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的大力支持,也衷心地希望大家今后更加关心、更加关注、更加支持。

  我就很简要地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2009-09-21 10:04:06

  郭卫民:
  刚才孙部长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今天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先生。下面我们就开始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09-09-21 10:04:5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孙部长您好,我的问题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农产品价格出现波动,特别是生猪和鸡蛋的价格出现上涨,于是人们担心会导致通货膨胀,您对此怎么看?谢谢!

  2009-09-21 10:05:39

  孙政才:
  刚才我给大家通报过,这几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我们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大家可以看到前期的价格下行,后来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在回升。比如我们的粮食价格,在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作用下,总体是回升的。棉花、大豆、油菜籽的价格在低迷后也有所回升。近期,刚才你提到生猪价格和鸡蛋价格也出现了恢复性的上升和季节性的波动。所以这次价格的变化我认为是属于正常波动,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009-09-21 10:06:23

  孙政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猪肉和鸡蛋的价格最近上涨是恢复性上涨和正常的季节性波动。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数字,最近15周猪肉的价格在持续上涨,累计上涨接近30%。但是这个价格比2009年最高的时候的价格还要低11.3%,比去年同期要低16.3%,鸡蛋的平均价格到上个礼拜是8.29元一公斤,比去年同期还低0.7%。所以我说它是恢复性上涨。如果这位记者朋友经常到菜市场买菜的话,你会知道,我们受消费的季节性影响,生猪也好、鸡蛋也好,它的价格呈季节性波动,一般都是春节或者国庆价格涨一点,5月份价格达到最低点。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猪肉和鸡蛋价格的变化也符合多年来我们国家在这块的季节性波动性规律。

  2009-09-21 10:07:14

  孙政才:
  第二,近期的猪肉和鸡蛋价格的上涨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影响不大,但是有利于养殖户的收入提高和养殖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大家可以想,我们人均猪肉消费和鸡蛋消费占我们每个月总消费量比例并不高,我算了一下,大概只有4.2%左右。就是从物价指数的权重看,这两种产品的价格的变化,对CPI的影响也并不大。我刚才讲到,现在的猪肉价格和鸡蛋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还降低16.3%和0.7%。但是价格的变化对养殖业的效益不一样,在5月份的时候,全国养猪业的亏损面达到了45.76%。农民卖出生猪平均亏损26元,那个时候我作为农业部长来讲,是心急如焚。8月底亏损面降到6.8%,养殖业的效益在回升。我始终认为,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不要大起大落,保持农民在种养业有一定的效益空间,对生产稳定发展、对稳定农产品的供应至关重要。

  2009-09-21 10:11:10

  孙政才:
  第三,我想肯定地告诉大家,我们国家现在粮食也好、生猪也好、鸡蛋也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是充足的,不会出现短缺的现象。价格水平也不会出现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所以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谢谢你!

  2009-09-21 10:13:49

  合众国际社记者:
  孙部长早上好,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由于中国现在还没有关于生产方式方面的机制保障,中国如何来保证其两亿小农的粮食安全。第二,由于中国粮食方面可能会出现粮食安全的问题,不知道农业部是怎样看待产生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你们认为最大的威胁是什么?是由于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导致土地被占用还是环境恶化导致的一些原因,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最后,现在是60周年大庆了,农业部在回顾历史会吸取什么教训?我们知道在1960到1962年这三年的历史灾害当中,由于当时的农业政策不得力,有很多人由于饥饿而死亡,但是有很多关于死亡的人数的数据,从1000万到1400万不等,请问农业部从这个经验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2009-09-21 10:14:26

  孙政才:
  谢谢你的问题,我想你的三个问题核心是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始终说要把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农业部的首要职责。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在粮食安全的发展上,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通过进出口适当调剂。这是立足我们国情的发展,也是对世界负责的态度。

  2009-09-21 10:15:36

  孙政才:
  刚才这位先生提的问题,我想从最后一个问题开始回答,第一个问题,我刚才给大家通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的体会已经讲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他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但是现在我坐在这个地方可以告诉这位记者朋友,我们现在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我们的库存是充足的。2008年世界粮食价格大涨,供求关系紧张,作为13亿人口的中国在这场冲击当中经受住了考验,也反映了我们这些年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成就。粮食安全的问题我刚才讲到了,始终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不认为我们没找到一个很好的保障机制。这个机制是我们通过深刻的教训,通过一个历史过程形成的,是农民创造的。这个机制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09-09-21 10:17:50

  孙政才:
  这项体制是我们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在今后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还要不断地完善它。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依靠科技。在过去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根据现在中国的现状,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并且期待今后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支撑作用会更大。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靠政策、靠投入。我前面讲到了,我们现在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要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你提这个问题涉及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很多方面,我就简单地回答这几点,谢谢。

  2009-09-21 10:20:05

  凤凰卫视记者:
  8月份的时候中国北方和南方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灾,这样对中国的粮食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2009-09-21 10:23:32

  孙政才:
  你提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对刚才这位记者先生提的问题具体化了。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也可以补充刚才我回答这位记者时不全面的地方。应该说今年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是在去年高起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的影响下开展的。正像刚才你讲的,我们经过各方面努力,我们战胜了夏粮主产区的特大干旱,夏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夏油创历史新高,早稻也创造了近8年来最高水平。我们讲夏粮丰收,全年主动。夏粮、夏油和早稻的全面丰收为全年的粮食和农业生产有一个好收成打下了很好基础。8月份以来,我们国家的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确实对旱区的粮食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是总的看,就全国而言,如果在后期不发生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我可以告诉大家,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全年的粮食生产有望获得好收成。

  2009-09-21 10:24:10

  孙政才: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第一,今年秋粮的面积扩大,前期的生产基础是较好的。今年的秋粮面积增长了1300万亩,并且主要是玉米、水稻等高产农作物。前期秋粮的播种基础是比较好的,前期的长势是这几年来比较好的一年。

  第二,农业的抗旱和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应该是抓得非常有力的,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各媒体做了大量报道,我也就不详细说了。

  第三,非旱区的生产形势比较好。比如说西南地区的春玉米、水稻现在正在收获了,可以说增长态势比较明显。西北地区的粮食,长江流域的中晚稻面积增加,长势普遍比较好。预计秋粮生产增产的省份多,减产的省份少。

  2009-09-21 10:27:33

  孙政才:
  我也借着你这个问题简单给大家通报一下最近大面积降温对粮食生产有没有影响。昨天晚上北京降到10度左右,大家看到,昨天晚上没关窗子我嗓子有点沙哑了,有点受凉了,但不是甲型H1N1。刚才我给大家报告了当前我们全国的秋粮收获已经展开,到9月20号,根据农业部的农情调度,全国的秋粮收获了26.7%,其中中稻已经收了38.5%,玉米收了24.6%,大豆收了24.5%,收获最早的西南地区已经达到了72.2%。我说的这个数是我们已经开始收的。

  2009-09-21 10:30:56

  孙政才:
  最近的冷空气影响主要是黑龙江的北部、吉林东部、内蒙古的东北部。这些地区发生的早霜属于基本正常,并且是局部的。基本发生在林区和草原地区,局部地区农区发生的早霜是大豆种植区。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语言了,在这些地区大豆也有早霜,反而有利于大豆的脱水。所以我讲秋粮有望有个好收成,全年粮食有望有好收成,10月上旬大概可以给大家一个准确数字。谢谢你。

  2009-09-21 10:33:44

  路透社记者:
  我知道在去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措施,希望农民能够合并他们的土地,并且可以获得贷款方面的优惠,不知道有多少农民使用了这项措施,现在的实施情况怎么样?中国的耕地是否因为这个措施的出台而有所增加。第二,关于大豆进口,前段时间有报道指出,美国向中国市场倾销大豆,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个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中国会采取什么措施针对美国这个行动?

  2009-09-21 10:36:50

  孙政才:
  第一个问题是提出了关于土地流转的问题。我刚才讲到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项制度是农村政策的基石,也是我们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制度保障。所以我刚才讲到,对这项基本制度,第一是要毫不动摇,第二要长期坚持,第三要不断完善。大家解读去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当中,很多媒体朋友很关注土地流转问题。实际上土地流转在我们国家的政策当中一直是允许的。依我看这个文件一个比较大的亮点就是家庭承包经营和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排除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只有稳定这种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才能稳定农民更好的预期,才能给农民吃上长期的定心丸。为什么长久不变?这个政策变不得,13亿人口的大国,这个政策要是变化了,可能就没有饭吃。但是我们现在农业农村经济也面临一个现象,就是大量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这就使得农民对土地的流转有这样一个客观要求,但是要看到土地承包关系越稳定,产权关系越清晰,当然交易成本就越低,就越有利于土地流转。但是我经常讲一句话,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时间可长可短,但是它的前提是要依法自愿有偿,底线是三个“不得”,就是不得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不得损害农民的承包权益。

  2009-09-21 10:37:23

  孙政才:
  我可以给记者朋友一个数字,现在全国的土地流转大数能占到11%。农业部最近连续制定了两个指导性意见,就是规范这种流转。怎么规范,就是刚才我说的那几句话,主体是谁,机制是什么。我可以告诉你,这项政策的执行情况是好的。

  2009-09-21 10:43:36

  孙政才:
  关于第二个问题,的确,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这也符合我刚才说的,我们的粮食安全的方针是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通过进出口适当的调剂余缺。中美的农业贸易、中美的农业合作,包括农产品贸易都是两国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国进口大批大豆,一方面满足了中国国内的市场需要,另一方面,大量的进口也对中国的大豆生产造成了很大冲击。关于你说的后期有没有什么措施,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中美农业部都对加强中美农业的合作,加强中美农产品的贸易都抱有很好的发展愿望。我今天下午就要赴美国,明天和美国农业部就下一阶段中美农业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交流,要签署一个新协议。

  2009-09-21 10:44:16

  人民日报记者:
  刚才孙部长对一系列数字记得都很清楚,我们知道您是农业科技专家出身,请问,您对当前农业科技的总体状况怎么看?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2009-09-21 10:47:09

  孙政才:
  谈不上专家,但是做了几年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我也始终认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关于中国的农业科技进步现在可以讲三句话:贡献很大、差距不小、潜力巨大。关于农业科技工作,你提了一个总体的问题。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农业科技进步为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60年来,农作物的新品种更新了5-6代,一大批新品种培育成功,每次新品种的应用都使我们粮食生产上一个新台阶。在这方面的专家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搞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先生、玉米专家李登海、小麦专家李振声等,还有一大批作出巨大贡献的专家,我希望你们积极宣传他们。另外我们有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长期工作在基层,为农民服务,为发展农业作出很大贡献。

  2009-09-21 10:47:31

  孙政才:
  差距主要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跟它们比,与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够强,重大的成果还不够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滞后,科技成果的转化还不够快,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们科技推广体系滞后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些科研项目,科研、生产结合得不够紧密。这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科研与生产结合还不够紧密,科研教育推广还不够,这是我们体制上的一个问题。

  2009-09-21 10:50:59

  孙政才:
  从我们国家的国情特色出发,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最根本最大的潜力还是要依靠科技,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我也认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充分考虑我们国家农业的产业特点和国情特色。我们国家农业生产主体、生产主要形式对科技需求,包括科技推广的应用方式都有鲜明的产业特点,它不同于二三产业。我们国家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产业条件、体制环境,所肩负的任务和服务的对象具有显著的、鲜明的国情特色,又不完全同于一些发展国家。所以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抓农业科技工作必须很好地把握这个产业特点和国情特色。要立足产业需求去抓创新,立足农民的需求抓推广应用和转化。要立足于新实践、新创新不断强化科技队伍建设。

  在实践当中,这几年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在自主创新方面,我们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启动了小麦、玉米、水稻等50个品种。这是一个立足国情的清晰的农业科技体系,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在这个主线上我们逐个链条分析现在的问题,然后设置课题坚持不懈地研究下去。这个体系紧紧围绕着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聚集了各种优秀的科技资源。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保证和促进了农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运行了两年,基层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2009-09-21 10:52:45

  孙政才:
  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方面,我们做好了一个规划,今年要启动770个县的试点。今年我们首次开展了全国大范围的基层农业技术员的大培训,效果也是好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大项目、大行动,能够聚集科研、教育、推广各方面的人员,形成农业科技的大联合、大协作。农业科技作用重大,还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去付出更大的努力。谢谢你!

  2009-09-21 10:56:39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围绕着刚才您介绍的秋粮生产,我想能不能再详细的问一下,因为市场上预期玉米、大豆的减产量比较大,能不能就这两个品种做一个介绍。第二,为了保证农民收益,今年国家在主产区收取了几百吨的大豆,而现在由于市场价格的影响,这批大豆的拍卖成交的比较少,请问国家下一步措施是什么?在新粮上市的时候,国家会不会启动类似的收购计划,如果农民还是卖粮难的话。最后一个问题,可能这个问题不太适合您回答,请问对于外商投资在中国种植农产品以及加工农产品这方面的态度是什么?我们究竟是限制他们的投资还是不限制?谢谢!

  2009-09-21 10:58:26

  孙政才: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刚才已经做了回答。今年秋粮也有望获得好收成。玉米由于面积增加,尽管在辽宁、吉林有些旱灾,但总体上可能是平产略增年份。你刚才讲到现在关于促进粮食生产政策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两项政策,一是最低收购价政策;二是临时收储政策。这两项政策都对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政策只会不断完善加强,不会改变。

  关于外资的问题,近几年来外资并购国内的涉农企业呈增多趋势。我刚才前面讲到中国的农业是开放的,现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这里面也包括了外资的使用。第一,我们支持农业引进外资;第二,农业引进外资必须坚持服务和服从于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利益的基本要求。第三,农业部也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机制,加强管理,来促进农业引进外资健康发展。谢谢你!

  2009-09-21 10:59:15

  郭卫民:
  刚才孙部长说下午还要出访,所以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09-09-21 11:06:44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2009年9月17日国新办就科技事业60年发展成就举行新闻发布会       ·2009年9月14日国新办就我国文化建设60年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      
·2009年9月11日国新办就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       ·2009年9月9日国新办就60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情况举行发布会      
·2009年9月8日国新办就新中国成立6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       ·2009年9月7日国新办就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举行新闻发布会      
图片
·王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民意主流
·国台办就高雄市决定播放热比娅影片一事发表谈话
·蔡武:大陆与港澳台文化交流活跃 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质检总局:拓展两岸合作防疫 维护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国台办:达赖赴台势必对两岸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亿万网友共同记录“中国一日”作品征集
·台岛周报:扁声请停押被驳三度延押 民进党援扁背离民意
·鸠山由纪夫出任日本新首相
·台岛周报:弊案宣判扁家人获刑 台当局行政团队改组
·吴敦义带领台当局新行政机构团队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