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7 ~ -3 ℃ 微风/台北 多云 18 ~ 12 ℃ 微风
特别推荐
重要文献汇集
重要言论
中共中央文献
全国人大文献
中央政府文献
全国政协文献
中央军委文献
外交文献
国台办文献
其他部委文献
民主党派文献
民间团体文献
历史文献
地方政府文献
台湾地区相关文献
中国政府白皮书
七日回顾
历史上的今天
大事记
数  据
涉台常识
中国概况
 
 
 
字号:
刘延东在中华文化论坛上的演讲(全文)(2005.09.27)

  时间:2005-12-05 17:32    来源:     
 
 
 
伟大的民族创造伟大的文化 伟大的文化推进伟大的复兴 

刘延东
 


  九月北京,金菊绽放,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迎来了国庆华诞,迎来了海内外各界嘉宾,迎来了中华文化论坛的隆重开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谨代表中华海外联谊会和中华文化学院,向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记得17年前,许多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聚集法国巴黎并发表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这说明,中华文化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特别是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环境的破坏、战争的灾难、贫富的差距等,对世界文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彰显了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意义。今天,举办这次论坛,主题就是要弘扬中华文化,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各位嘉宾,朋友们!

  自从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过五千多年的迁徙、演化和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这些都令世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历来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仅存硕果。中华民族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浑厚的历史积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筑起了中华民族雄奇天下的精神长城,使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当今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中华文化孕育了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爱国情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各族儿女为团结统一而不断奋斗的爱国史。班固“爱国如饥渴”,投笔从戎,抗敌御侮;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拯救国家危亡;文天祥丹心报国,辉映千古;林则徐痛击鸦片祸殃,捍卫民族利益与尊严;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正是由于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即使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短暂的分裂,但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特别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华儿女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伟大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形象,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华文化孕育了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理想追求。早在3000多年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和”字。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先哲们更是进一步宣示了“和为贵”的价值,颂扬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渗透于中华民族思想、实践的各个方面。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无论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开辟,还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给所到国家和人民带去的都是加强交流合作的诚意,传递的都是增进友好情谊的心声。可以说,中华文化“和合”思想蕴涵的深刻经世哲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里。特别是中国人民在近代饱受战争和被侵略的痛苦,更加深感和平的珍贵。今天的中国已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但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华文化孕育了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中华民族自古就讲是非、善恶、荣辱,把个人“修身”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中华文化这个精神宝库中,有“舍生取义”的气节操守,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凛然正气;有“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有“言必行,行必果”的处世准则。千百年来,中华大地涌现出无数重名节、讲正气的道德楷模,他们为追求真善美,弘扬社会正气,不惜披肝沥胆,殚精竭虑,其高尚人格和优良品德,体现了中华优秀儿女情感之真诚、襟怀之博大、气节之刚烈。这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保持自立自尊的精神源泉,也使得中国能够始终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扬名于世。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文化孕育了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古代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不竭动力,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变革创新,不息奋斗。从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到汉使苏武饮雪吞毡;从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修史,留下千古巨著,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刚毅的民族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近代以来更是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但无数志士仁人勇于救亡图存,学习他人之长,而后奋起直追,救国家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意气风发地建设自己的国家,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始终引领着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创立和发展的新中国文化事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着眼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点长处,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高扬主旋律,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堪称华夏五千年文化中的辉煌乐章。当前,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勃勃生机,前景无限广阔。

  各位嘉宾,朋友们!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作为中华儿女,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身份,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烛照中华数千年的人文之光薪火相传、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此,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任何一个民族,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就难以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斗志,也就不可能成就伟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创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成就了泱泱大国的历史地位,今天仍然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加快发展的丰厚资源。面对文化同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注重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传承发展,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开拓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弘扬中华文化,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更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色。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成为举国上下的普遍共识和实际行动。这既是对历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的生动实践,也是历经改革实践考验后亿万人民团结互助、戮力同心的又一次创新征程。和谐社会的建设,造福人民、功在千秋,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出一份力,添一份彩。只要我们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共同唱响中华文化中的和谐音符,就一定能够弹奏出音律动听的美妙和声,把神州大地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

  弘扬中华文化,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民族的认同、国家的统一,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5000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海峡两岸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台湾同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两岸同胞长期分离,但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渗透到台湾同胞的思想情感、伦理规范和生活习惯之中,是禁不了、割不断的。同为中华文化哺育出来的华夏子孙,全体中华儿女应携起手来,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进相互了解,增强对一个中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一道实现统一中华、振兴中华的民族夙愿。

  弘扬中华文化,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今世界,各种文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错综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总的看,是合作多于对抗,交流多于封闭,是文明的融合,而不是文明的冲突。历史上,每一次大的中外文化交流,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也进一步密切了中国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关系。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的思想,鼓励不同文明平等相待,和睦共处,在对话交流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我们要通过文化的交流,将一个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文明的中国、民主的中国、和平的中国展示给世界,使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增进友谊,共同为推动人类和谐、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各位嘉宾,朋友们!

  日月无穷已,江山待后人。回溯五千年上下求索,古代先贤谱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展望新世纪壮丽前景,中华儿女一定能够续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在神州大地上,理想的蓝图已经绘就,奋进的风帆已经启航。让我们携起手来,共担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复兴,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而努力奋斗!


(来源:中华海外联谊会网站)


责任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