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7 ~ -3 ℃ 微风/台北 多云 18 ~ 12 ℃ 微风
特别推荐
重要文献汇集
重要言论
中共中央文献
全国人大文献
中央政府文献
全国政协文献
中央军委文献
外交文献
国台办文献
其他部委文献
民主党派文献
民间团体文献
历史文献
地方政府文献
台湾地区相关文献
中国政府白皮书
七日回顾
历史上的今天
大事记
数  据
涉台常识
中国概况
 
 
 
字号: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时间:2006-04-12 13:34    来源:     
 
 


     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的明代长城青山关城堡修复完成并对游人开放。青山关邻近明长城的著名关口潘家口、喜峰口,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为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永平时所整修,距今400多年历史,关门上方镌有“青山关”三个大字,至今可辨。青山关城堡在青山关长城环抱之中,是明代戍守青山关的官兵办公、居住的地方,城堡内设有署衙、营房、驿站、马房、兵器库等设施,还建有酒肆、寺庙和民居院落,是明长城中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城堡。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概况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 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 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 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 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潘家口水库内的“水下长城”部分已成为高高在上的悬城。 地处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潘家口水库里,有一段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奇观。建于500多年前的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是明代长城的两个重要关隘,是当时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这一带的长城共有墩台21座,敌楼160座,长约50公里。1975年国家在这里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潘家口水库蓄水后,水位超过了长城高度,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淹没于水中,从此这段历经五百年沧桑的长城便隐身水下。因连年干旱,潘家口水库水位急剧下降,在20世纪末,隐身水下20多年的长城露出水面。

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 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 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 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 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 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 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河北境内明代大理石长城隐在深山鲜为人知,大理石长城的敌楼基本保存完好。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 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 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 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 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 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 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 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 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 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

 

这段1.5公里长的大理石长城共有4座敌楼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 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 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 、 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 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 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 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 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 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文字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高高耸立的长城烽火台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