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7 ~ -3 ℃ 微风/台北 多云 18 ~ 12 ℃ 微风
特别推荐
重要文献汇集
重要言论
中共中央文献
全国人大文献
中央政府文献
全国政协文献
中央军委文献
外交文献
国台办文献
其他部委文献
民主党派文献
民间团体文献
历史文献
地方政府文献
台湾地区相关文献
中国政府白皮书
七日回顾
历史上的今天
大事记
数  据
涉台常识
中国概况
 
 
 
字号:
科技资源

  时间:2005-11-16 11:07    来源:     
 
 


     第一节  科技人力资源

     中国的科技活动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R&D成果应用以及科技服务活动。2002年,中国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了322.2万,其中,R&D人员数量为103.5万,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为217.2万。可以说,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科技队伍。

     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规模的增长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建国到1966年是快速增长阶段,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进入停滞阶段,1978年后则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

     高等院校为中国培养出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1977年,邓小平在与30多位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座谈会上,当场“拍板”,决定恢复因“文革”中断了多年的高考制度。积蓄了10年的大批人才通过高考跨入高等学府,当年录取大学生23.7万人。2002年,高等院校录取的本专科生为320万,研究生为20万。

     在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中,理工农医类人才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以2002年为例,全国毕业的本专科生人数为134万,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为70.7万,占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其中理学为13.1万,工学为46.0万,农学为3.6万,医学为8.0万。

     国立科研院所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以中国科学院为例,2002年,全院录取研究生近万人。

  不仅如此,大批青年才俊还跨出国门,到国外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规模,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前所未有的。有资料表明,自1978年至2003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1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备受政府重视,中国各科技领域的骨干中随处可见这些学成回国人员的身影。

     据统计,在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回国的留学人员占到50%以上;在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人选中,有2/3以上是近年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在参与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团中央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中青年专项人才基金”中,学成回国人员均占半数以上。

     此外,政府的各类科技计划也培养出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仅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例,在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中,数十人已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还培养出博士和硕士两万余人。

     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目前人员结构存在严重的年龄断层现象。另外,人员分布地区不均衡,即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以2002年为例,东部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所占比例超过了60%,中西部地区却不足40%。

     第二节  科技投入

     1.科技活动经费

     2002年,中国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为2938亿元人民币。用于R&D的经费为1288亿元人民币。

     作为科技活动的主要资助者,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增加科技投入。1949年,中国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只有5600万元人民币,到1960年即增加到38.81亿元,但在1966年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只有25亿元。

     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财政科技拨款从1978年的52.89亿元人民币,迅速增加到1985年的102.56亿元,1995年达302.36亿元人民币,2002年更增加到816亿元人民币。

     中国企业的科技投入也日渐增加。1991年企业投入的资金只有122亿元人民币,2000年急增至1296亿元,2002年又增至1677亿元,比1991年增加了12倍以上。

     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其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也大大加快。1992年,企业的科技投入已经超过了政府资金。之后,它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2002年,企业资金占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的份额已达到57.07%,(政府资金占26.4%)成为科技投资的主体。

     与中国科技投入巨额增加相对应,中国科技经费的实际支出也有了巨大的增长。1991年,中国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388亿元人民币,2002年增加至2672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3倍左右。其中,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1787.8亿元;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支出620.2亿元;高等学校支出204.2亿元。

     科技活动人员人均使用的科技活动经费也有了巨大增长。1991年,人均科技活动经费仅为1.7万元人民币,2002年却增至8.3万元,10多年间人均增加了6万多元。

     2. 研究开发(R&D)经费

     R&D及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的这两个指标也增长很快。

     从R&D的投入来看,中国企业已经成为最大的投资者。2002年,政府投入经费占R&D总经费的33.4%,各类企业则投入占61.2%。

     在中国企业成为中国科技活动主体的同时,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科技的一支重要力量。到2002年年底,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10.9万家,资产总额达到32910亿元人民币。在企业的R&D投入中,民营企业占61.1%,占全国R&D总投入的42.3%。

     从R&D的执行情况来看,2002年,企业的R&D支出占全国R&D支出的61.2%;国有R&D机构占27.3%;高等院校占10.1%。

     按R&D的活动类型来分,2002年,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总支出的5.7%;应用研究支出占19.1%,试验发展支出占75.2%。

     第三节  科技基础设施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建成了一批科学研究设施完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工程、高速的网络科研环境、大型的科学数据库和文献资源共享中心。

     1.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装置

     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始建于1984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在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为加强中国科学研究,选择大学和研究所中的优秀研究团队,集中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1984年至1993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9.1亿元人民币,建成了8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8634万美元和1.78亿元人民币又建设了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按照“优胜劣汰”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对部分实验室进行了调整,2002年中国的重点实验室总数为164个,基本覆盖了中国基础学科的各个领域。

     近几年来,中国启动了多项重大科学工程,全力加紧重大科学装置建设。2004年,投资总计高达18亿元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和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建设两项重大工程先后开始全面实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总投资为6.4亿元,将用五年时间完成。届时,这个目前中国最大的科学装置的主要性能将会提高100倍,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总投资高达12亿元的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项目预计2010年完成。同时,中国目前还有LAMOST(拉莫斯特)大型天文望远镜、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等多个重大科学装置正在建造中。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学装置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学突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有些实验室整体实力达到国际水平,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分析测试仪器方面,中国建成了很多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这些中心承担着全国科研的分析测试工作。目前成为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的共有14个,涵盖了金属、建材、生物医学、环境、食品、地质等领域。

     2. 网络科研环境

  1994年,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同时,国家开始投资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和研究。从那时起,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网络科研环境也日益完善,不论是硬件设施、网络规模和联网的计算机数量,还是用户数量、网络服务内容都有了长足进展和巨大改变。

     截至2003年12月,CERNET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Gbps,地区网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近200多座城市,自有光纤2万多公里,独立的国际出口带宽超过800M。CERNET目前有10个地区中心、38个省节点,联网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超过1300个,用户超过1500万人,是中国科研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平台。

     CERNET是中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试验基地。2000年,中国下一代高速互联网交换中心DRAGONTAP在CERNET网络中心建成,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互联。2004年3月,CERNET2试验网开通,这是中国第一个IPv6主干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网。

     中国还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很多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如建成了分析测试网,实现了分析测试仪器的共享;很多省市都已建成了大型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网,避免了大型科研仪器的重复购置,实现了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中国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建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此网络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微生物资源、森林资源、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的数据库共享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3. 科学数据库和科技文献资源

     在科学数据库和科技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中国目前的数据库已经覆盖了各个领域和学科,如天文学与空间科学、地理与地质、气象、地震、环境、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为了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于2000年6月建成了中国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联合组成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主要负责采集和收藏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并提供科技文献信息服务。

     第四节  自然科技资源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农桑大国,栽培植物有600多种,占世界的50%。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大豆,以及桃、李、杏、柑桔、荔枝、茶、大白菜、萝卜等均原产于中国。这些作物的培育,曾对世界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的IR8新品种水稻,由于产量高而被誉为奇迹稻;其父母本直接或间接都是来自中国稻种。

     中国先后两次开展了全国性的植物资源征集工作,而且重点对野生大豆、野生稻、小麦族遗传资源、苎麻资源、饲用资源、棉属资源、油菜野生资源、桑品种资源、烟草资源及山楂、李、杏、野生猕猴桃等开展大规模资源考察。目前,中国已收集到作物种质资源37万多份。到2001年底,国家种质长期库贮存的种质数量已达33万多份,长期保存的种质数量处于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展了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国家林业局专门就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进行了重点规划,批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保护工程23项,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600多处,使80%以上的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得到良好保护。

     目前,中国已建成国家级农作物种质长期库2座,中期库10座,多年生种质资源圃32个;水生生物原种场31个;林木种质资源外业保存库10座;家养动物基因库2个,保种场50个;国家级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7个;收藏量50万号以上的生物标本馆13个;植物园300多个;国家地质公园40多个;自然保护区1757个,覆盖国土总面积的13.2%。

  中国占有相当丰富的地质资源,有众多的地形和地貌。西南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其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西北有中国最低的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为世界著名的洼地之一;西部的黄土高原地貌独特;在广大的东部地区,丘陵与盆地纵横交错。这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地质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中国的气候资源也相当丰富。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由于领土辽阔、地形复杂、各地距海远近差异很大,形成了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如黑龙江省北部全年无夏,海南岛长夏无冬,淮河流域四季分明,云贵高原南部四季如春,青藏高原西部终年积雪,西北以及内陆地区夏热冬冷,日温差大。

     数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队伍,政府、企业等不断增加的科技投入,不断完善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自然科技资源,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科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科学家代表

     中国科技人员为中国以及世界的科学研究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这些科技人员中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他利用中国野生稻资源培育出了世界闻名的杂交水稻,美国最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了袁隆平院士的研究成果,并刊发了袁隆平通过亚种间杂交和形态改良而培育的株型照片;荣获泰勒环境科学成就奖(相当于环境科学的诺贝尔奖)的刘东生教授;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工作的吴文俊教授,其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金怡濂教授;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以及后续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王选教授;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黄昆教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等等。(科技部供稿)
 

(来源: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