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系列连载:从“和平统一”大政、“一国两制”构想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一)

2019-10-03 08:0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之二

从“和平统一”大政、“一国两制”构想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格局出现变化,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扩大,世界两极呈现美守、苏攻趋势,中、苏友好转向冲突不断,中、美敌对转向和缓并开始尝试改善关系。后经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队以“小球转动大球”、1971年10月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谋求和平之旅”并“改变世界的一周”、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等等,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走上国际舞台、中国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为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相应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结束文化革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调动并发挥一切积极因素为国家发展服务的需求,促使新形势下新的对台方针政策应运而生。

  一、“和平统一”大政

  (一)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报发表,昭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中国和美国,继1972年2月28日联合发表旨在解冻并改善关系的上海公报后,又经过6 年多的努力,1978年12月16日商定提前公布两国于1979年1月1日建交的联合公报。在此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比美国在上海公报中的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又提升一步。于是,在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的基础上,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使得与台湾关系密切的美、日两国都承认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特别是美国接受中国关于中美建交的“三个前提”(即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从台湾“撤军”),中美关系走出冷战阴影,使得中国政府和缓台海局势有了可资利用的历史契机、处理台湾问题有了更大的回旋和发挥空间、调整对台政策有了较前适当的外部条件。

  (二)1978年12月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显示对台政策势将作出重大调整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22日发表公报指出: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面前。欢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统一和祖国建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公报在谈到解决台湾问题时,表述为“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而没再沿用“解放台湾”的原有提法。这显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势将决定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会有相应的重大转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一环,对台工作如何落实公报所说的,“欢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统一和祖国建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如何因时制宜做到“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呼之欲出。

  (三)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示祖国和平统一大政方针

  在中美建交的同一天,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全文情理并茂,立足国内外新的形势、颂扬团结爱国的民族精神、纵论“共同发展建国大业”的时代需要,抚今追昔、登高望远,深刻揭示中国走向统一,是民心所向、时势所趋,是包括“生活在台湾的”每一个中国人“不容推诿的责任”;明确提出“台湾早日归回祖国”,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要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诚恳坦言,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台湾当局“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宝贵的贡献”。进而,郑重提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撤除现存藩篱,方便两岸同胞自由来往、发展贸易、进行经济交流;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字字句句,浓浓同胞亲情交融深深民族大义、切切和平热望会聚殷殷统一宏愿;条分缕析,谋求“和平统一”的缘由、原则、路径、方式、目标,一一呈现。作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在对台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中国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于此正式宣示。(罗华庆)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