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台湾大学生山西行走进大陆校园 两岸师生其乐融融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8年07月05日 19:31:00A

  台湾参访交流团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师生代表合影。(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中国台湾网75日阳泉讯 (记者 袁楚)两岸大学生共同参与校园社团活动,有真切的情感交流,也有务实的技艺切磋,有说有笑的和谐氛围弥漫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校园里。75日,第十一届“华夏文明看山西·台湾大学生山西行”活动来到了山城阳泉,来自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南华大学的学生参访团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师生进行了亲密的交流互动。

  “这十年来,大陆的高校水平随着大陆整体的发展,进步可以说是飞跃性的,甚至让我们不少师生感觉到惊讶。无论是学校的硬体(硬件设施),还是人员的投入,大陆水平的提升还是有目共睹的。”台南艺术大学施德华主任经过两天的校园参访,对山西省高校情况赞不绝口。

  十年内多次往来两岸的他,对两岸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的见解。“台湾学校‘一体性’的教学理念从某些角度跟大陆比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大陆近些年来也在迅速拉短差距,进步明显。”提及两岸青年,施德华说到,“从大陆学生的举止上可以看出大陆学生的整体素养十分优秀,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很好,很有逻辑。相比较台湾青年就会比较含蓄和保守。”

  施德华认为,正是因为两岸高校和青年存在差异,这样的交流活动才更有意义。“这次活动的意义可以说是非常正面的,由于受到台湾政治因素的影响,某种角度上使得青年接触的环境开始变得‘封闭’,岛内的很多做法是让我们绝大多数人‘摇头的’,而从来到这里台湾大学生感佩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活动的价值是可以让我们业者‘点头的’。活动一方面让部分台湾青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很好的平台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这些来过大陆的孩子们回到岛内,也会把见识分享出去,让岛内青年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那么‘封锁’。”施德华认为,两岸的青年群体,只有通过面对面交流,才可以切实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促成双方的进步。同时施德华强调,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绝对不能停,希望未来两岸青年之间的联系可以越来越密切。

  台湾南华大学的徐希婕这两天和大陆高校的“一对一”学生玩得火热。“感谢校方细心的安排,让我们每一位台湾学生都可以有一对一的玩伴。”之前曾来大陆游玩过的徐希婕从来没有真正与大陆的同龄人交流过,这次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贴心的安排让徐希婕对大陆同龄人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被问到跟大陆学生初次接触会不会有尴尬的情况出现,徐希婕强调:“完全不会啊,大陆的朋友真的好热情,不仅耐心地介绍了她们学校的情况,还主动把她的好伙伴介绍给我认识,让我觉得好温暖。”徐希婕表示,接触过的大陆学生仿佛就像是她许久不见了的好友,和他们的交流完全没有隔阂,更多的却是亲切感,她很感谢主办方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她结识更多的朋友。

  除了大陆青年给徐希婕留下了深刻印象,大陆的校园也让她颇有感触。“真的好大哦!每次来到大陆的学校,都让我觉得大陆的校园更像是一座小城市,不仅建筑多,而且校园中的学生也是络绎不绝,同学们彼此之间关系都很好,这里更像是个大家庭。”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还特意安排了台湾大学生参与到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各种社团活动中,热络的社团活动也给徐希婕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的社团活动种类要比我们学校更丰富,也许是因为学生多的缘故,就连一些比较冷门的社团也会有很多同学加入,很是热闹,和他们一起交流真的很开心,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仅仅是徐希婕有着这样的感觉,参访交流团中每一位台湾青年在与当地学校师生接触的过程中都感同身受,大家玩着游戏唱着歌,跳过舞还看了魔术,两岸的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其乐融融,这样的氛围让本次交流活动加持了增进情谊的光环。

  充实的参访安排让台湾大学生浏览了美丽的校园,参观了在校生艺术作品展,听取了晋商文化讲座,进行了文艺交流演出。多维度的参访交流内容让每一名台湾大学生都对大陆校园文化有着无法言喻的体会。台湾青年加深大陆印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与大陆青年结下深厚友谊,活动让两岸师生切实增进了彼此了解,也让台湾青年对大陆的校园生活有了自己的憧憬。(完)

  短短时间两岸青年结下深厚友谊。(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两岸大学生亲切交谈。(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两岸师生共同在校园食堂用餐,气氛融洽。(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台湾大学生在本校学生陪同下参观校园。(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台湾青年观看本校学生表演纸牌魔术。(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台湾青年体验校园社团开设的游乐项目。(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台湾青年与校园乐团进行才艺互动。(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台湾青年在参访过程中体验瓷器彩绘。(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徐希婕与她的大陆小伙伴相挽而行。(中国台湾网 袁楚 摄)

责任编辑:张亚静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