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两岸交流三十年·人物】品读陈玲 一位对台工作者与她的四十载两岸芳华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7年12月26日 10:58:00A

  【题记】今年是海峡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两岸关系缓和、改善与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过去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亲历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仍在续写“两岸一家亲”的同胞亲情。

  全国政协台籍委员、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接受中国台湾网专访。(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26日讯(记者 王思羽) 坐在办公桌前,全国政协台籍委员、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微笑着跟记者开玩笑说,近段时间自己都在“还媒体的债”。作为长年分管宣传等事务的前任领导,20多年的台办生涯让她与省内外各大新闻单位,乃至不少两岸媒体人均成为朋友。今年恰逢两岸开放交流30年,瞅准了陈玲亲历并推动两岸事务多年,在此方面见闻广、故事多,近期省内乃至中央新闻单位的邀约便如雪片般飞来,约稿、约访接二连三。为了答谢媒体在自己任内给予福建的鼎力支持,陈玲唯有亲自上阵,连说带写地为各家媒体讲述起“不重样的两岸故事”,述说出自己见证并推动两岸交流的心路点滴。

  忆过往 听“大满贯对台工作者”讲那过去的故事

  面对记者和镜头,陈玲娓娓说出自己的故事。淡然的谈笑背后,记者发现,其投身对台工作年头之久,所涉重大事项之全,与台湾渊源之深,为两岸事务倾注心血之多,亲历见闻之广,皆令人感叹。若要加以形容,或许可以说,坐在记者对面的宛然是一位亲历过几乎所有重大涉台事项的“大满贯对台工作者”。

  陈玲回忆,自己参加工作比较早,迄今已40多年了,“在福建这块土地上,不论在哪个部门从事什么工作,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一些对台的事务。”她表示,福建在对台工作方面具有特殊的渊源与区位优势,“如果问我对台工作做了多少年,可以说,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每一天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涉台事务。”当然,若论常态化的经办对台事务,还是要算调到省台办工作以后,“每天围绕着闽台间各种关系打交道”。

  众所周知,在两岸间备受大众认同,乃至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共有四大品牌交流活动,而这背后,都凝聚着陈玲的汗水与付出。她曾参与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后改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暨民间所称的“国共论坛”)的筹备工作;也曾直接参与两岸“两会”(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商谈和紫金山峰会(后更名为两岸企业家峰会)在福建举行的相关事宜;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的海峡论坛中,陈玲参与了其中8届的筹备工作,更担任了5届海峡论坛新闻发言人。可以说,迄今为止的两岸四大交流品牌陈玲均有涉足,无论是台前登场还是幕后穿针;无论是居中坐镇还是从旁襄助,从事专门对台工作的二十多年里,她始终不遗余力地为拉近两岸距离倾注着自己的力量。

  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两岸影视业的蓬勃发展,陈玲近年的日常工作中,又衍生出一项与影视作品打交道的新任务。最近几年,她参与了一系列反应两岸题材电视剧、纪录片的策划和审片工作。例如《施琅大将军》、《台湾1945》、《天下妈祖》等近年较有影响的两岸题材影视作品中,但凡片尾字幕中出现“福建省台办”字样的,其背后的工作推动者往往都是陈玲,只是她从不肯在字幕中署上个人的名字,“毕竟是代表单位去参加配合的,还是署单位比较合适。”

  多年工作中,陈玲组织、推动了一系列重要赴台交流活动。如福建电视媒体制作的《妈祖之光》、《客家之歌》电视晚会,都成为那些年颇具影响的入岛交流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98年,福建便首次在岛内举办了闽台族谱展,引发台湾各界反响。当时,就连部分岛内政要也来到展览上追根溯源,查阅自家先祖的足迹。连战先生更亲临族谱馆,细致翻查连氏族谱,看能否与自家在台湾的族谱对应上。事后,有专家告诉陈玲“确实对上了”。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2006年)连战携家人回到福建漳州龙海祭祖,并在连氏宗祠前动情告慰“今天请允许我讲一句,连家的列祖列宗,爷爷,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这样的感人一幕。

  作为分管宣传口的负责人,陈玲在自己任内也大力拓展闽台两地新闻交流,促成福建省级媒体率先赴台驻点、多家台媒来闽驻点。在她的推动下,福建的平面媒体、广播影视乃至新媒体,均与台湾媒体展开了全方位合作,这种你来我往的互动交流一直延续到今天。

  全国政协台籍委员、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接受中国台湾网专访。(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摄)

  亲力推动“大小三通”两岸“合则两利 通则双赢”

  由于2013年以前一直主管“三通”事务,陈玲可谓亲历并见证了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的直接往来(暨民间所谓的“小三通”),乃至后来的两岸全面“三通”,并成为两岸全面直接“三通”的全程参与者。她回忆,在2013年以前,闽台海上、空中直航口岸的开通,还有通邮、向金门供水等事宜,自己都曾直接参与。她至今仍记得当年自己带领工作团队夜以继日研拟“小三通”工作方案,以及后来两岸“大三通”部分具体事项的场景。大家加班加点,不辞劳累,并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所需的方案、措施全数拿出。

  投身对台工作几十年,陈玲感叹,自己有幸成为了两岸交流交往的亲历者、见证者,乃至推动者。这些年,她见证过太多意义非凡的两岸历史时刻,也留下过太多珍贵而鲜活的两岸记忆。这其中,让她最为难忘的就是2001年1月2日,“两门”(厦门与金门)与“两马”(马尾与马祖)在人为隔绝50多年后,实现客运首航的场景。

  尽管是地处南端的福建,但据陈玲回忆,那一年的冬天还是很冷的。1月2日当天,担任“两门两马”首航现场指挥之一的陈玲从港务局的楼上向下望去,从马祖驶来的客船缓缓靠岸,年过八旬的老人领着约莫8、9岁的曾孙辈孩童自马尾口岸蹒跚登岸。岸边上,福州的亲人们早已聚拢在码头迎接,“我们站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马祖民众一上岸,这边(大陆)的亲人一下子涌上去。”她回忆,“人为隔绝了50多年,这一刻终于能够直航到福州探亲访友,一个个都是掉泪,大家相拥而泣。我们当时看了心里颇受震动。”时隔三天,金马民众返程的日子到了。彼时的金马生活用品尚较为欠缺,于是分别之际,福建亲友便为台湾亲人置办了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土特产品,送其满载而归。陈玲看到,返程时台湾年轻人几乎人人挑着担子,年纪大的则大包小包背在身上。与大陆亲友话别时,尽管台湾亲人们的脸上挂着满载而归的喜悦,但离岸登船时仍不免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上了船,大家拼命挥着手,向岸上的亲人喊再见,“我们还会再来”。眼前的一幕让陈玲深深感到,闽台两地乃至两岸人民所期待的绝不是“首航一次就结束”,而是应该让“首航”成为打破隔绝、便利往来的常态化开端。

  陈玲介绍,客运直航与货运直航有很大不同。在制定方案时,即要确保航行安全,又要保障旅客的人身、财产等各方面安全,不像货运直航只要确保航行安全就基本没有太大顾虑。为此,首航前她与工作团队日以继夜,加班加点。但当亲眼目睹首航成功,两岸人民“相逢喜泪垂”的场景时,陈玲觉得,在大家饱含欣喜的泪水里,自己和同事们即使再苦再累,一切的付出也都值得。

  除了令无数人喜极而泣的“两门两马”首航,回溯两岸交流30年中令人铭记的感动瞬间,1987年开放两岸探亲后,首批台胞于当年11月4日返乡登陆的那一刻也注定永载史册。那一天,厦门的和平码头上,当年背井离乡的年轻小伙自海峡对岸归来时,已是白发苍苍,他们的老母老父站在码头,迎接儿子回家。陈玲介绍,当时曾有福建摄影记者记录下这一弥足珍贵的瞬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几张照片在全国各类摄影比赛中均名列前茅,自己也曾去看过,“具有如此意义的镜头,现在可能再也捕捉不到。”

  一路见证、参与并倾力服务两岸交流,从研拟2001年“小三通”方案到参与2008年“大三通”事项,回首这段经历,陈玲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汇聚成八个字:“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她指出,两岸全面“三通”,使曾经的咫尺天涯变成如今的天涯咫尺。在她看来,这绝非简简单单省钱省时的问题。“如果没有强烈的民意诉求;如果没有庞大的互利需要(80年代已经有台商在大陆投资);如果没有坚实的互信基础,这一道倾注了万种乡愁的海峡,是难以天堑变通途的。”

  她表示,两岸全面“三通”为两岸互利合作、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全面‘三通’对两岸而言就是‘合则两利,通则双赢’。不通不行,这是民意”,陈玲说。

  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的海峡论坛中,陈玲参与了其中8届的筹备工作,并担任了5届海峡论坛新闻发言人。(中国台湾网资料图)

  无管岛内政局变幻 民间交流势不可挡

  聊起“三通”话题,为此奉献心力近二十载的陈玲显得滔滔不绝。受访中,她向记者披露出一段“小三通”方案研拟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内情”,而这一切都要从与厦门咫尺相邻,却又数十年饱受缺水困扰的金门说起。

  对于金门严重缺乏淡水的老大难问题,曾登上金门岛实地考察的陈玲深有感触。1995年,应金门民众所求,福建展开向金门供水规划论证,并最终确定“引晋入金”的供水路线,就是将供水水源经陆地管道送到晋江围头,再通过海底管道向金门供水,这一规划于2000年初步制定完毕。当时的陈玲恰在牵头研拟“小三通”,便随即提出,金马民众要求与福建通邮、通航、通商,这些都是民生工程,而供水也是民生工程,既然福建已论证出供水方案,连线路都规划好了,何不将“通水”也列入“小三通”范畴。她回忆,当时大家对此提议都很振奋、期待。

  时至今日,向金门供水的工程究竟进展如何呢?陈玲介绍,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总体进展顺利。依双方约定,由福建负责建设的16.68公里陆地管道工程早已全部完工并通过放水试压,已具备通水条件。而金门负责兴建的16.016公里海底管道工程已完成大部分施工,只是时至今日“还有一小截仍正在做”。至于何时才能实现“两岸共饮一江水”,至少要等金门方面的工程完成后,才能水到渠成。

  言说至此,陈玲不禁感慨,从1995年拟定供水规划到如今,22年过去了,这期间两岸从“小三通”发展到“大三通”,只是没想到,时至今日水还是通不了。她直言,陆地、海底各16多公里的管道建设,本来几个月就该完成的工程却迁延至今,什么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她经常呼吁,事关两岸民生福祉的工程一定要排除人为干扰,“短短一段工程,22年还没通水,甚至没有全部完工,这不是贻笑大方嘛。”

  无论如何,“小三通”航线开通近17年后的今天,金门民众仍是没能喝上家乡的水,陈玲感叹,真是好事多磨。她寄盼该工程未来能够摆脱人为干扰,更要避免出现“即使工程做好了,水仍旧不通”的情况。陈玲介绍,如今生活在金门的民众绝大部分祖地都在闽南,是早年清朝福建水师的后裔。她指出,对福建而言,向金门供水是引家乡祖地的水供给在外的子孙,讲到哪里都是天经地义,只是遗憾工程延误太久,“从95年到现在,22年了,还差一小截就是通不了。”

  回首两岸开放交流30年,特别是2008年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以来,两岸人员往来及各领域交流规模空前提升。但自去年“520”开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遭人为破坏,两岸人员往来虽仍保持一定规模,但也呈现新的“变化”。今年二、三季度间,陆续有台媒爆料称,昔日的红红火火的闽台黄金通道“小三通”渐失人潮,甚至开始出现严重衰退。对此,昔日的“小三通”方案研拟人、长期推动者陈玲引出精确数据,针对台媒口中“小三通大幅衰退”一事进行了一次“权威回应”。

  她谈到,这是自己第二次回应类似问题了。第一次是在2008年“大三通”时,曾有记者在厦门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问及,两岸全面“三通”会不会冲击“小三通”航线运营,使其出现萎缩?她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因为“小三通”航线仍是往返两岸最省时、省钱、便捷的通道。

  针对所谓的“小三通严重衰退”说法,陈玲拿出近几年“小三通”航线客流统计数据分析指出:2014年,“小三通”航线全年客流量约156.5万人次,比2013年同比增长12.1%;2015年客流量首次突破180万人次,比2014年同比增长15.51%;在大家最关注的2016年部分,全年的客流量约181.1万人次,较2015年同比增长0.17%。至于今年的1到11月份,“小三通”客流量略微超过165万人次,比2016年1到11月份同期下降了0.67%。

  从数字上可以读出,2016年以前“小三通”航线客流量都是以两位数逐年增长,2016年涨幅确实明显收窄,2017年(前11个月)虽呈现出0.67%的些微降幅,但远未达到台媒所谓“严重衰退”的地步。当然,若究其原因,陈玲认为,就是民进党执政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且推行“去中国化”,致使经“小三通”赴金马旅游以及自金马中转到台湾本岛的游客明显下降,以致客流量有所减少。但她也谈到,毕竟“小三通”航线经过17年的稳定发展,客流量从2001年的2.4万人次,发展到截至2017年11月累计客流量近1800万人次,它仍然是“两岸一日生活圈”的主通道。陈玲表示,只要两岸关系相向而行,自己仍会看好“小三通”的发展前景。

  她回忆,“小三通”通行之初,岛内执政当局曾针对两岸民众经“小三通”往来,作出重重限制。包括“只准台湾民众去,不准大陆百姓来”、“限制岛内居民,户籍不在金马者不得经金马到大陆”等。然而,面对势不可挡的两岸民间交流浪潮,台当局的限制很快便被民意冲垮。30年两岸交流中,民间交流的力量任谁也无法阻挡,对于这一点,曾亲历8届海峡论坛筹备工作的陈玲最是深有体会。

  2016年6月16日,陈玲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以海峡论坛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在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彼时台湾“520”刚过不久,发布会一结束,20余名台湾记者冲上讲台,将陈玲团团包围。“如今民进党再次执政,请问这会不会冲击两岸交流,两岸的民间交流会不会就此中断?”台湾媒体的问话中透露着一丝急切,当时刚好也在现场的记者看到,围拢而来的媒体为了凑得更近,有人甚至碰倒了桌上的茶杯。面对提问,陈玲微微一笑:“民间交流怎么可以停?怎么可能停?几十年来,两岸的民间交流何时停过?两岸即便是在人为隔绝的时代,民间是不是仍有很多人士,冒着很大风险绕道第三地,回家探望父母、爷爷奶奶,祭祀拜祖宗?不论台湾由谁执政,两岸民间交流的热潮都不可阻挡。如果说两岸民间交流要停摆,那海峡论坛本身就是民间交流的大舞台,它不是依旧照常举行吗?”一连串入情入理的反问,听得台湾记者频频点头称是。当天晚间至次日清晨,岛内电子报、手机报、平面媒体便陆续以《海峡论坛发言人回应“两岸民间交流是否依旧”》等类似标题,对上述回应作出报道。

  作为迄今为止两岸最大的民间交流舞台,海峡论坛自举办伊始便彰显出民间交流在两岸互动中无可代替的作用,其间丰富多彩、深受基层民众喜爱的活动,无不诉说着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缘。“两岸自古就有割不断的情缘,就有血溶于水的纽带”,自小在福建生活、长大的陈玲向记者讲述,明清时期曾有大批福建先民迁徙到台湾,“因此,说台湾同胞中80%祖地在福建,这是有根据的。根据他们的墓碑、他们请过去的神灵香火。”她谈到,如今台湾四大民间信仰的香火均直接来源于福建,“都是早年福建先民迁徙到台湾时带去的”,不论血缘还是信仰,闽台自古便有割不断的情缘,“如果说福建文化是源于中原文化,那台湾文化就是源于福建文化。”

  但如今,岛内执政者却妄图借“去中国化”实施文化隔离,这让陈玲不禁质问:两岸同文同种,说着同一种语言,拥有同一种民间信仰,“你能分隔得开吗?这种血缘关系,你不可能割得断。”亲历多届海峡论坛的她深知,纵使两岸间仍有“寒流”,但民间交流的热潮势不可挡。她并指出,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因为两岸关系发展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她将两岸民间交流比作涓涓溪水,终将汇聚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的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全国政协台籍委员、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接受中国台湾网专访。(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摄)

  寻亲始末 我的离休父亲与我的台湾亲人

  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不论老人孩童,谁都知道海的对面就是宝岛台湾,特别生活在福建沿海居民,很多都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陈玲的家庭也不例外……

  陈玲介绍,自己的父亲于70多年前从台湾只身来到大陆。1949年以后,与海峡两岸所有被迫分离的家庭一样,父亲与岛内亲人音信隔绝,咫尺天涯。好在80年代时家中有一位旅居海外的亲戚,是位学者,并经常去岛内讲学,在听过父亲的叙述后便帮陈家去岛内寻亲,结果一去竟十分顺利地找到了。陈玲转述,该亲戚依照父亲提供的线索回去一问,“没想到第一个问到的就是我的祖母。”但老人家只会讲客家话,闽南话、普通话都听不懂,一时间根本不理解人家问她什么,于是赶忙把家里人叫出来用普通话沟通,这才知道自己失散四十几年的儿子托人找回来了。

  失散的亲人总算寻到了,彼时陈玲的祖父母都还健在,无奈两岸仍处敌对状态,亲人间相认亦难相见。直到台湾方面准许大陆民众赴台探亲后的1990年,依照台当局当时规定,只有一等亲直系亲属才能赴台,所以陈玲的父亲在离家40多年后,才第一次得以返台。“父亲回到岛内时我祖母还在,很遗憾祖父已经不在了。祖父80年代找到的时候还健在,过了一两年就去世了。所以说,父亲自他十几岁离开台湾后,就再也没见过他的父亲、我的祖父。但万幸的是,他见到了我的祖母,而且后来也得以为我的祖母送终,以探亲的方式申请返台奔丧,送他的母亲最后一程。”陈玲说,关于两岸直系亲属走访探亲的那段历史,自己也都是听家中长辈讲的。多年来,自己家经常帮一些与对岸亲人失联几十年的人士寻亲。每有机会回到岛内,父母总会帮忙四处打听,竟也真的帮不少身在大陆的老台胞寻到了岛内老家的亲人。

  时间来到1997年,陈玲终于有机会亲身踏上台湾的土地了。那一年,她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代表,跟随全国妇联组织的全国各界妇女团组到台湾访问。那一次,她真正回到了祖地,拜祭了宗祠,见到了自己素未谋面的的台湾亲人。

  “那天的行程安排刚好有大半天参观活动,我就向团里请了半天假,说我要探亲访友,团长就同意了。当时,是我堂弟开车来接我。”陈玲回忆,由于家族成员分居在岛内各县市,因而那次主要是到老家拜见了一些长辈,“都是叔公叔婆,我父亲他们那一辈的,大家几十人在饭桌上集体见面,他们非常高兴。”陈玲介绍,“按照我们客家人的传统,初次见面小辈要给长辈包红包,寓意添福寿,我当时准备了十几个红包。”反过来,老人们也依当地风俗,比照长辈送女儿出嫁时的习惯,送她一些饰品。

  与亲人初次相聚的时间只有短短半天,陈玲在长辈们的带领下来到老家所在地的宗祠祭拜祖先。在内瞻仰祭拜一番后,她请长辈们拿出族谱,仔细翻阅。细观之下得知,陈家的开台祖(到台湾的第一任先祖)是于清雍正年间,从广东梅县,即现在的梅州到达台湾的。依族谱记载,陈家每一代都可谓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到自己这一辈已是第25、6代了。如今台湾本岛的各县市都有自己的家族成员,“但在大陆生活工作的,只有我们这一家。”

  70多年前,陈玲的父亲在十几岁的年纪来到大陆,并为新中国的建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如今老人年过九旬,身体健朗,思维清晰。作为为祖国奋斗了一辈子的离休干部,老人一天到晚仍在关心着国家大事,“直到现在他还一直关心两岸问题,时常念叨着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祖国统一。”陈玲透露,多年来,父亲养成了收看电视新闻这一雷打不动习惯,“每天晚上两个半小时,从中央台看到省台,再看到市台;从cctv1套看到4套,只要有新闻类节目都是必看。”

  平日里,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素喜低调的人,不会主动过问陈玲的工作,但心中却十分有数,“偶尔蹦出来一句,还真是挺有见解的”,陈玲笑着说。记得抗战胜利60周年前夕,曾有民间涉台机构专门找到她,希望请其父亲“出山”,撰写回忆录,如若老人年纪大了不便书写,就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讲出来即可,对方派人记录整理。陈玲拨通电话,向父亲说明原委,得到的回答却是“都已经离休了,退了就不要再提这些事,过就过了”,最后事情只得作罢。不过,据父亲当年的战友向陈玲“揭发”,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父亲,身上还是挺有故事的。时至今日,老人家记忆力仍非常好,只是鲜少提起过去的事,“偶尔我们在家中问起,父亲才简单地讲上一两句。”

  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多年的工作、生活中,陈玲也始终保守着“乃父之风”,事事遵循传统,低调本分。40几年的工作中,她从不让别人关注到自己那多少有些不同寻常的台湾籍贯。直到80年代,她当选区长前后,“候选人简介、籍贯公布出来,人家说,我们还选一个台湾人当区长”。此时众人才得知,平日与大家相处在一起的陈玲居然是个台湾人,只是她自己对这一切向来只字不提。

  “将心比心 求同化异” 两岸挚友情谊更真互信更深

  由于对台交流经验丰富,待人接物周到细心,多年来,陈玲因工作关系与岛内不少上层人士不断熟识,并建立起亲密、真挚的情谊。

  “每次送他们离开前,他们讲的话总是那样动情,有时甚至潸然泪下,年长的总会拥抱我一下。他们总是很客气地称我‘主任’。我说叫名字就好,您们是长辈。他们说不行,公开场合得以职务相称,私底下我们就叫你‘小妹’”。陈玲口中的“他们”,包含了太多为促进两岸交流而来回奔走的岛内贤达,为推动两岸关系而贡献力量的昔日政要,为拉近两岸心灵距离而不断付出的对岸同胞。

  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的遗孀辜严倬云女士,自年少时离开福州后便再没回过福建。直到2004年其祖父严复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时,方才再次踏上福建的土地。辜严倬云在闽停留的期间,陈玲全程陪同。当时的辜严倬云已是80多岁高龄,头两天见到陈玲仍以职务相称,此后渐渐熟悉,并得知陈玲与自己的小女儿同龄,于是便拉着手亲切地称她“小妹”,陈玲对她则以“辜妈妈”相称。分别的那天,陈玲将辜严倬云送上飞机。舱门就快关闭了,辜严倬云拉着她一再叮嘱,“小妹,等你到了台湾一定要来找我。”陈玲嘴上答应着,只是日后无论哪次赴台,也没真正登门叨扰过。

  对于陈玲待客中的“往而不来”,许多台湾各界人士曾当面提出过“批评”:“你是不是都没有去台湾?有去?那你怎么不来找我。”他们“抱怨”陈玲:每次我到福建去都麻烦你,你到台湾来怎么都不给我略表心意的机会。陈玲则推说自己行程匆忙,很多时候都是“今天去一下明天就回来”,“抱歉,实在没时间去看您。”

  回顾与岛内新朋旧友几十年的互动交往,陈玲觉得,无论台海局势如何变化,自己与岛内社团、党派人士等的互动,都还是比较顺畅的。毕竟大家交往了这么多年,彼此将心比心。她谈到,与岛内朋友的互动中,当他们对一件事不太理解并与自己交流时,她总会以平等的姿态,推心置腹地将自己的想法如实相告,对方认同当然更好,不认同的部分下次有机会大家可以再聊聊。经过多年交流、你来我往,彼此间已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关系,即便是在特殊的时刻,与他们沟通一些特殊的问题也都比较容易。不管局势怎么变化,自己与岛内各层级朋友间的友谊还是比较深厚牢靠的。

  图为2014年,全国政协委员陈玲出席分组讨论。(中国台湾网资料图)

  结合对台实际有的放矢 “我这委员没白当”

  除了身份籍贯中显示的“台湾人”、昔日的“台籍区长”、岛内上层人士口中的“小妹”、省台办副主任的职务,陈玲还有另一个身份——全国政协台籍委员。这项特殊的职责陈玲一直肩负至今,且一扛就是前后15年。从90年代至今,陈玲先后担任了第八、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初次肩负起政协委员神圣职责的时候,陈玲只有三十几岁。她清楚记得,那一年,代表团的驻地被安排在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自己报到的第一天,就闹出个小小的笑话。

  作为政协委员的驻地,当时香山饭店内的委员餐厅与工作人员餐厅是分开的。陈玲第一天报到后,到饭点时便径直向委员餐厅走去。那时的她不过三十来岁,结果就被“以貌取人”的服务员误判为了工作人员,以至最后冲过来加以拦阻。当看清陈玲胸前佩戴的委员出席证时,对方那叫一个不好意思,好一通赔礼道歉。陈玲反倒笑着安慰,“没关系,我能理解”。

  然而,15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生涯可远远不像报到第一天那样诙谐轻松。在政协组织里,考验的是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责任心,考验的是委员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怀。作为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陈玲深深感到,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而且是责任大于荣誉。  

  15年的履职生涯里,陈玲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合对台工作的实际问题参政议政。例如,在与许多往返两岸的台商、台胞接触过程中,不少人向她反映,能否将当时使用的纸质台胞证进行更加便利化的改进,“台胞们提出,能不能升级成类似卡片的东西,装上个芯片,进出时一刷就行。这样更方便,也不必再拿着本,又要人工核对又要盖章。”此后,经过几年的反映和多方的努力,事情总算在陈玲的委员任内得到了解决。卡式台胞证实施当天,许多台胞拿着新的证件笑容满面,纷纷让媒体拍照。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陈玲就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在部分地区设立高院巡回庭一事,提出是否可在台商集中的省市设巡回庭,以方便台商因多种纠纷就近打官司。她将这一构想称之为“家门口的法庭”。高院对此高度重视,并最终于2016年下半年设立第三巡回庭时,把这一建议列入其中,将“受理涉台案件”明确规定为第三巡回庭六大职责之一。

  此外,国家发改委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期间,对于是否将京台高速列入规划意见不一。此后,发改委方面曾专门派人赴闽,征求陈玲的意见,并最终听取其建议,将京台高速编入规划中。如今,京台高速福建段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届任期、15年履职,台籍政协委员陈玲总能结合对台工作实际,针对两岸民生所需,提出被有关部门重视、采用的提案。“可能是因为我在党政部门工作多年,对这一块的运作比较了解。所以只要他们(有关单位)认为你提得中肯、在理,一般都会采用。所以我也挺高兴,好像大家还蛮重视我的提案,让我觉得这个委员没白当。” 陈玲笑着说。

  全国政协台籍委员、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接受中国台湾网专访。(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摄)

  我的“三十年启示” 我的“十六字箴言”

  从最初参加工作一直谈到时至今日仍在肩负的委员职责,受访到最后,尽管一再笑着“埋怨”记者出的最后一题有些“难答”,但一路见证、陪伴两岸走过民间交流30年的陈玲,还是将自己30年的心路感悟、思想启示进行了有条有理的归纳,甚至凝聚成自己的“十六字箴言”。

  陈玲认为,推动两岸交流一定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她具体阐释:首先,两岸交流不论采取任何方式,筹办任何论坛、峰会,归根到底就是人与人的交流,所有搭设的平台都是为人与人交流服务的。“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最珍贵的就是两岸同胞心与心的沟通。“倘若一直是形式上的交流,却没有交流到心坎里,心与心总也沟通不起来,我认为就该考虑这样的活动是否要继续办下去。”她强调,人与人的交流最珍贵的就是心与心的沟通,能够做到这一点,所推动的交流就是成功的。

  第二,当两岸间的民声一致,民心对接时,所谓“海峡”的“距离”就将自然消失于无形。她解释,这里所说的民声也就是民意。当然,现实中的海峡阻拦仍会客观存在,但心灵的“海峡”一旦没有了,那些“沟沟坎坎的东西”也就消散了。

  第三,应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在从事各项两岸交流的过程中,确实要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应当彼此信赖。在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同甘共苦,砥砺前行。

  此外,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推动两岸民间交流,目的就在于使两岸同胞携手起来,心要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迎来共同的美好未来。陈玲表示,未来两岸各项交流活动中,组织者若能从上述四个方面稍加注意,可能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陈玲“十六字两岸箴言”的“下半阙”是“利益融合,促进认同”。她解释,利益融合是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说经济融合表现为,“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们可以合作”,那么利益融合就更强调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不分彼此”;如果说共同利益会促进合作,那么利益融合则可以促进认同,那就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她进一步阐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不分彼此”的利益融合符合两岸一家人的理念,而利益融合起来,便可进一步促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因此,利益融合是对我们共同利益的升华,也是两岸社会经济融合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范围的体现。

  从最初在厦门参加工作到如今,陈玲参与对台及相关工作总计超过40年。一路走来,付出的是年华与汗水,见证的是两岸交流交往的发展与生机。40年芳华已逝,转瞬之间,多年前低调本分的“台籍区长”、香山饭店里的“姑娘委员”、闽台黄金通道的“幕后推手”,竟也到了即将离开奋斗多年工作岗位的年纪。陈玲透露,自己就要全面退休了,眼睛也有些老花了,但未来的日子里,她依然还会关注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走向,寄盼着闽台合作结出新的硕果。她还是会一如既往留意媒体对闽台间大小事务的报道,期盼着倾注自己多年心力的“小三通”能为更多民众送去便利;期待着更多台湾乡亲能有机会登上海峡论坛的交流舞台;冀盼着金门民众早日喝上家乡的水……她也开玩笑说,未来的日子里,只要自己还没“老糊涂”,就依然愿意将自己数不尽的两岸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记者的采访资料中,记录着陈玲写下的这样一段话:“两岸交流30年。这30年,我们一路走来。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不了闽台两地人民的往来,从福建沿海与金马地区直接往来到两岸“大三通”;这30年,留下骨肉同胞点点滴滴动人交往的故事,记录了闽台乃至两岸各项交流合作的成果;这30年虽然偶遇风雨,但都无阻两岸人民携手开创幸福的夙愿。”

  “30年,我们一路走来。让我们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再出发吧。”(完)

责任编辑:张晓静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