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代新禅七”──道在乌龙普洱间
在台湾乡土,禅七风行,佛门独领风骚,俨然时代主流,实则佛门本在舍离,而不在担当,修行离开生活,等同逃避,在家常日常中修出道来,才是"现代新禅七”。七不是打坐七天,而是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禅不是禅定,而是茶中有道。开门七件事既烦琐又庸俗,问题是它是家常日常,你不能不要它,只有化解柴米油盐的烟火气,而品出酱醋的味道,柴米油盐是必需品,酱醋是调味品,而茶则是可有可无又有又无的妙品。
“妙”在把“无”的茶引入生活,饭后茶余,会让柴米油盐“有”余地,酱醋“有”闲情,此无异起死回生,生出生机情趣来,禅七是禅悟,新禅七则是道妙,在若有若无间,由艺进于道,在生活中活出道来。
老子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人活一生的道,要挫损自己的锋锐,以解开自己的纷扰,且消融自己的光芒,而混同自己于人间尘土。吃茶等同道行,“龙井”风姿伸展如飞龙在天,而灵气韵味如甘泉涌现,但茶道有一段修行的进程,龙井之后喝“乌龙”,“挫其锐”要挫损自己的高贵,忘了我是一条龙,人间那里有龙;乌龙之后喝“武夷”,“解其纷”要放下自己的尊严,把武功放平,散掉自己的功力,只做个茶仙散人;武夷之后喝“铁观音”,“和其光”要解消自己的亮丽光采,观音总放光,而光耀刺眼,故要以铁的姿态出现,而涵藏自己的光采;武夷之后喝“普洱”,“同其尘”要与世俗民间同行,普洱深浓,茶色犹如药汤,别具深厚风味,有补养之功,不刺激伤胃,人人可喝,时时可喝,可堪回味而与众生同在,这不是体现“道”的生成之理了吗?
现代新禅七,开门七件事自有门道,道融入生活,生出品格,活出味道,是所谓新禅七,今两岸中国人,大陆同胞喜好乌龙,台湾朋友热衷普洱,道在乌龙普洱间,这是两岸最善意的互动,你看到我的优点,我也看到你的优点,你肯定我,我也赏识你,由乌龙而普洱,忘掉我是一条龙,而与人间尘土同在同行,此由文化认同,到两岸一家。凭借千年文化产业的产销经营,而化成两岸一家的文化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