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将以善待民生载入史册

时间:2010-10-13 15:46   来源:半月谈

  去年10月份,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后,覆盖了全国10%的县(市、区),这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将告别数千年来单纯依靠家庭的养老模式,农民也将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从试点单位开始,年满60岁的农民,每月可以拿到55块钱。这个钱并不多,但它跨越了一个时代。

  “新农保”试点是我国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标志。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1.4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用再交学费书本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国,4800万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享受不到公共财政阳光的缺陷。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逐步织就了全国亿万农民“上学不缴费、看病能报销,生活有低保,养老也放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与政策保障网。

  河南农民申洪波的八句话可以概括这几年农村的巨变:上得起学、治得了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挣得到钱、做得了主、学得到艺、看得到戏。 

 

  民生建设的温暖答卷

  即将过去的五年里,党和政府的工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这条红线,无数个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书写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情动神州,温暖人心。

  “十一五”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走到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看病难、住房难、上学贵等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民生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