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要闻播报

随笔:从“虫蛀”看食品安全

时间:2010-07-05 10:52   来源:新华网

  同位素分析法则更为精确,可分辨出食物之间的微小差别。比如,一条鱼是野生还是养殖,一种鱼子酱原料是来自芬兰还是美国。

  据报道,纽约市两所高中的学生在洛克菲勒大学和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指导下,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超市食品。他们发现,在随机购买的66种食品中,11种存在乱贴标签现象。

  指导学生参与这项研究的洛克菲勒大学物理学家马克 施特克勒说:“我们越来越重视食品成分的纯度及产地,但仍有产品贴的是一种标签,装的是另一种东西。这是涉及消费者安全的重要问题。”

  有专家认为,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一向被视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同样肩负着捍卫自身利益的责任:一方面要不断扩充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敢于利用法律武器,使侵害消费者的行为受到严惩。

编辑:徐维彬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